末尸神迹 分节阅读 334 (第3/3页)
种生活类必须品(谷米、大豆、盐、木炭……),在朋族内部的标准价格,并每年由朋城商部统计局,按各地情况,发布这些商品的浮动价格,严令各地不得进行私自更改,以此稳定民众逐步发展起来的商业生活。
不过,这些生活品中,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运输队运输,价格也本就是由政府指定,因此,在民众中引起的波动不大,这时候也没谁会借此挑动混乱什么的。
但被政府限定的毕竟只是那些生活必需品,在生活逐渐无忧的现在,民众对物质文化需求显然也在逐步提高(=。=),但没有规划的行商们,却在之前从白石城中传出的统一价格模式提醒下,开始产生故意提价牟取利润的情况。
而朋族现有的货物种类正越来越多,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族群不断发展,这些商品的种类只会更多,政府要去限制,虽然不是不行,但增加的岗位人手会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在数次讨论之后,长老院确定了‘政府中立’的原则。
也就是,政府只对关系民生基本的商品进行定价监督,而其它商品,则交由民间处理,但政府则要负起对商人和民众两方的中间调停职责。
在确立了基本原则之后,真正的大动作,在第一步商业法令颁布两个月后开始出现。
公元9年9月3号,【朋城行商总会】,在政府和民众代表的监督下成立,商会会长为原行商晨光。
刚刚成立的商会,由各地行商组成,商会的责任有四:
一、商品定价。通过内部讨论,对各种非生活类常见商品进行地区定价。例如,离生产地较远的城市,可以定价稍高,较近的,则可以定价稍低,但都不得过度;
二、协调行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例如政府对于某些限制性的商品,如战队铠甲、青铜原料等,对商会下发销售目标限制要求,商会则负责通知下属行商相应内容;
三、辅助推广政府的法令。将行商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桥梁,通过行商将政府法令传达到每一名民众,同时传递各地准确消息;
四、协调商品流通。在某些非生活类,却又是人们需要的商品出现地区性短缺时,行商负有调动商品的责任,而且不得过度提价。
当然,商会在负担了这些责任的同时,也将获得不小的权利,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第045章 六冥神坐阵,亡魂界
商会的成立显然是商人的一大利好消息。
虽然还没有认识到商会的具体作用,但至少各地的商业开始逐步繁荣起来,因为第一个非政府机构的成立,就表示出了长老院对这一行业的支持。
因此,各地的商业发展,在农业基本满足人们需求,特别是遁甲人大量务农之后提高了族群的粮食总量之后,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过,源自自然界三足鼎立的良好习惯,执行者商会、中间者政府,那么,作为监督者的民众,也是不能缺少的。
因此,公元9年9月21日,紧邻着商会成立的日期,由各地非商人的民众组成的【商会监督会】就在朋城成立。
两个组织的总部建筑正好隔着大街相对,均是标准两层行政大院。
以至于,经常有不知情的人走错大门。
但对此,两个组织显然都没有移动的想法。
【商会监督会】主要筛选的是,各地与商人无直接关系的工人、农民等民众组成对商会的监督机构。
负责监督商会的运行以及定价,让商会不至于为了本会成员的利益而过度提价,造成市场混乱,当然,这是在商业理论暂时没有什么发展,人们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时候。
等以后拥有更加长远目光的商业理论出现之后,盲目提价的行为在商会的自行监督下开始减少,而民众和商人关系的逐步深入,也导致某些时候,商监会反而要求商会对某些商品进行提价,以免造成生产这些商品的工人的损失。
这些情况,这里就不详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商会和商监会,在成立之初的现在,都属于非盈利机构。
其中的成员基本上属于义务帮工,在人格上,除了某些目光长远,有野心的人外,都是有较好追求的、有理想、有道德的个体。
“……”
因此,在两会的选拔上,都要求被选人员的自愿(初期还真有不少目光短浅的家伙,拒绝为两会帮工而占用自己的时间=。=)。
毕竟,在任何时代,目光长远而又不怕麻烦的人,显然并不多。
但在幕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