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末尸神迹 分节阅读 22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末尸神迹 分节阅读 221 (第3/3页)

耕模式之下,不需要宽大的狩猎领地,所以,每个群落的间隔都不大,只有三四公里而已。

    在基本按白农现在这个群落为中心,呈环形地扩散分布模式安排之下,整个部落在白农的小地图上看来,这就像是葫芦上半部被画了只眼睛一般。

    据说这里曾经有大片森林,现在都被部落给移除,里面的动物也大多被赶到了山脉群和平原其它地方去了。

    制度方面

    这个超级部落的制度相对落后,并没有多么统一的管理组织。

    在白农回忆中,最初部落内部是靠着同样的语言,同样的生活方式才聚合起来的,当时各群落的分布极其分散。

    直到在这两年,白农开始扩散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之后,部落内部才算真正统一了起来。

    此时的部落内部,采用的是【群落私有】模式,也就是各个群落种植的食物和出产的物品,都是对群落内部共有,对其它群落私有。

    实际上,各个群落现在依然有各自的头领,各自的仓库。

    在小的方面,他们平时负责食物的统计分配、对群落内部小孩的管理、农忙时对群落内人员的安排等;

    大的方面,群落则接受白农对作物的分布分类安排,组织蛹化体对整个大部落外围的动物驱赶,以及预想中敌袭出现之时安排带领部分成年体参战。

    事实上,可以将这些群落看成一个个在农耕模式之下,悠闲自得地生活的半独立小村庄。

    而白农所在的中心部落,则是大家推举所出来的,一个作为名义上管理者,实际上却并不怎么管事的中心小镇。

    生产方面

    由于白农不断地回忆,加上他自己的思考,也弄出了不少的东西。

    至于嘎嘎猿和蛹化体们,他们才刚闲下来,还没来得及开发出各自的创造力,至今也只出现了些远古艺术品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部落中的群落,大都掌握了陶器等嘎山标准的技术。

    不过,因为各个群落的手艺高低不平,群落之间已经渐渐有了点商品交换的萌芽。

    但对此,白农还没来得及加以引导。

    因为,并不怎么擅长制度制定的他,如今也一直在忙着其它的东西。

    这就是白农的主要功绩:【农耕】、【驯养】以及【历法】。

    首先是农耕,这是白农所花精力做大的地方,到现在已经分出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选。

    从五岁觉醒第一段记忆开始,在大力发展素食,追求稳定生活的心理推动下,他借着外出的机会开始寻找一些植物。

    这些植物的要求是看起来生长周期较短、产量较多、无危害、对环境要求不高等数项。

    在之后的四年间,他更是凭借着自己发展语言、算术、陶器和熟食等建立起来的名气,在某些蛹化体的带领之下,游走了当时还属于分散的几十个中小型部落,收集寻找不下上百种看起来顺眼的植物。

    然后,在两到八个周期的试验之下,初步筛选出二十多种可用植物。

    然后,试验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筛选。

    为了进一步确认效果,随后的四年中,他通过试验,又将这二十多种植物消减到了七种。

    事实上,短短八年周期,还不怎么能完全确认这七种植物是否就是合适的,甚至被消去的几十种植物中,是否有被漏掉的也无法说清楚。

    但白农还是以这七种植物为基础,在周边四个他稍稍能影响的部落之中,进行了初步的扩大种植。

    这就是第三阶段的扩大种植。

    然后时间到了一年前,经过从五岁开始到现在十六岁,十一年三个阶段的试验。

    白农终于确立了两种主要的农作物,和四种其它作物。

    随后就是去年开始的第四阶段,正式扩大种植,以四个群落产出的种子,供应了周边所有群落,同时对这些群落进行整编,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

    这两种主要农作物分别是:生长期八十天左右的【豆藤】、生长期一百多天的【谷米】。

    经过估算,标准三十人的群落,只需要每年将半径四公里内的地区种满豆藤或谷米,一年的食物都可以基本无忧。

    而四种其它作物则分别是,【卷藤草】、【曦树】、【白菜】和【长青草】。

    其中,卷藤草地面部分长出的微卷的纤维藤条,质料坚韧细长,可以用作编制藤制品的原料,制作出如【藤框】、【藤甲】、【藤桶外壳】之类实用物品;

    曦树生长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