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七年生息七年变化(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七年生息七年变化(中) (第2/3页)

操心,有些还得让他们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学习。

    于是,接下的时间里,张珑又开始和朝臣们商量起政治制度改革的问題。

    随着这几年推行的‘士人领头,百行并进’的方针,确保了士人的优越地位沒有改变的前提下,将各行各业的的排行全部取消,商人不再是最低贱的职业,相反缴税到了一定高度,还能获得一些名誉的爵位。

    一开始当然有不少人反对,可几年來大家经商赚得越來越多,甚至不少小地主都开始贩卖田地,然后依靠官府给出的转行证明,获得了五年免税等优惠政策,开设了工厂,买下了店铺经营了起來。

    而这些年经过张铭的不断努力,某岛省的赎买政策开始推行,简单來说就是居民和官府合股买下一块田地,居民每年的收入根据股份将对应的产出交给政府,到这里也有一个硬性规定,一切收上來的股金,都只能用于提高农村基础建设等公共开销之中,同时将一切开支公布出來,接受农民的监督。

    这样不能说百分百杜绝基层腐败行为,只是多少也算是有效遏制了腐败的产生,尤其经过各种夜校和义务学校的多年教育,如今张铭麾下的农民大多识字,看得懂一些基本的文书布告。虽然对自己的权利如何使用还不太明白,但他们只知道谁动了他们的钱,他们就能和谁拼命。

    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三省六部制度显然也慢慢跟不上节奏,于是通过张铭的建议,再经过一干臣子的讨论与思考,最终,在武昌二年刑部首先被拆分,直接分成了法院、检察院与警察局三个部门。

    三个部门职能几乎和未來的沒什么区别,要说唯一的区别,就是检察院的职员,全部都是民选,有沒有意义不知道,反正选出來的检察院工作人员,代表着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就沒问題了。

    反正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检察院要起诉某个官员的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然后才能提出起诉,抓捕工作将交给警察局负责,抓捕完毕之后送交法院,由检察院与被告对簿公堂,证据确凿,那么这个犯人就乖乖接受刑罚,就是那么简单。

    要说这里面沒有猫腻那也是废话,但至少能够做到遏制腐败,那么对于华夏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随后在武昌三年改组户部,将户部拆分为财政部、商业部、农业部、工业部、华夏银行五个部门,基本的职能沒多少变化,所以就不多说了。

    武昌四年礼部改组,拆分成为了外交部、科学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五个部门,基本职能沒多少变化,所以也不多说了。

    武昌五年工部改组,拆分成为规划部、建设部、水利部、铁路部(未來会有,如今蒸汽机刚刚投入使用,所以还不会有这个部门)四个部门,除了铁路部暂时沒有设立,其余三个部门的职能和未來差不多,所以就不多说了。

    武昌五年低改组吏部,将吏部改为人事部、人力资源部两个部门,人事部足管官吏的任免、考核;人力资源部则涉及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工作、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人权益保证等,实际上也兼职了一点劳动部和工会的工作。

    如今需要探讨的,是兵部的改制问題。

    经过那么多年的军官培训,大部分士卒已经识字,而且军官培训也到了伍长一级,也就是说,单独某一个将领完全驾驭整个部队的情况,在张铭治下已经基本杜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