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〇四章 前程堪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〇四章 前程堪忧 (第3/3页)

的可不是刘邦一个人,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莫名其妙地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萧何是自刎而死的,也算是被越国逼死的。

    不过张良对越国没有一丝恨意,只是感慨于萧何的人生经历和最终的大义凛然。

    从萧何身上想到了自己的道路……

    最近一段时间,张良明显地感觉到刘邦似乎是有意疏远自己。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提出的反攻荆楚的计策被刘邦否定了,刘邦所坚持的还是那临晋关的下下策。

    可是事实证明,临晋关前汉军止步不前,白白放弃了大好机会。关中那边更是一败涂地。惨不忍睹。刘邦错了,似乎是明知故犯,将正确的意见和机会摒弃了。

    近日荆楚那边传来消息,越国刚刚向荆楚一带补充了兵力。尤其可见,之前荆楚越国就是虚张声势,兵力缺乏是事实。那个时候反攻荆楚绝对是一步好奇,可惜被刘邦以各种理由个拒绝了。

    现在越国人终于发现了他们的疏忽和漏洞,及时增派兵力,机会错过了,再想要对荆楚动手已经没有可能的。

    事实证明是刘邦错了。可是汉王没有一丝认错悔改的意思,甚至连一点后悔都没有。张良不知道,刘邦心里想的更为复杂。他认为这有可能是尹旭事先就安排好的伏兵,自己没上当才调动到明处来的。

    说到底还是疑心在作祟,一天不接触对张良的疑心,这个念头就会持续下去。尤其是现在失败不断的情况下,刘邦心中不由自主地会为自己寻找一下借口,想法就越发的复杂了。

    张良虽然不知道刘邦具体在想些什么,可是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汉王在疏远他。难道是因为自己几番提议没能改善汉国的局势?

    仔细想想自己确实出现了很多失误,以前刘邦可以既往不咎。可是完全无条件地信任自己,可是现在,变化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张良不禁在想,既然无法给汉王帮上忙,汉王似乎还有些不待见自己。那留下来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是到最后像萧何那样以身殉职吗?

    一种想要离去的冲动立即浮现在张良心里……关中陷落震撼的不仅仅是汉国内部,对整个天下。各国诸侯来说都是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

    大梁的彭越听到消息颇为不平静,虽然关中只是与他完全没有关系,可是结果却对梁国产生了间接地影响。

    越国一下子占领了关中,可以从崤山三关威胁到越国中原,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汉国的荥阳一带。

    若是越国诚心对荥阳动兵,汉国又能坚持多久呢?一旦荥阳陷落,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接下来可就是大梁了。

    越王尹旭的胃口越来越大,现在摆明了是有吞天下的志向,汉国若是不在了,他能放过一个梁国吗?

    显然不会,彭越心中不禁起了唇亡齿寒的念头。

    突然之间他有地啊后悔,急急忙忙从淮南撤军回来似乎是个错误。之前觉得淮南和越国与梁国没有设么关系,可是现在看来,关系确实大大的存在。

    可惜后悔已经为时已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关注天下局势,谨慎行事。必要的时候似乎也该帮助刘邦,唇齿相依的形势让他不得不这样想、

    唉,彭越暗叹一声,心中想道:也不知道临淄的汉王是否的与自己有相同的想法……这些天韩信过的还是相当舒心的,香凝平安回到临淄,久别重逢,让韩信处在一种兴奋之中。

    每日除了必要的政务,大部分时间都和香凝待在一起,就是想要弥补之前几年的离别。

    在此期间,越国进攻并且成功占领关中是一件绝对的大事,韩信不可能不关注。

    现在韩信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何尹旭有要求要让自己率军离开淮水返回临淄。

    尹旭还是怕自己出兵的,这个担忧可能不是在淮南。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尹旭是担心齐国的参与会影响到越国在关中的布置。

    韩信不禁苦笑,尹旭着实是太高明了,一步一步早早地就计划好了,总是能够抢先一步出手。

    子午谷也为天下人所知晓,韩信到现在才知道,当初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非唯一妙计,尹旭果然留了一手。

    其手段和远见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尤其是香凝这件事情上。尹旭早在数年前就已经着手了,难道他很早的时候就预见到了会有这么一天?

    韩信心中浮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奈,尹旭的深不可测让他有种深深的担忧。

    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关中只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越国的举动会越来多,将来势必会和齐国之间有交集,到那个时候自己该何去何从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v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