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一六章 张良谋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一六章 张良谋划 (第3/3页)

良说道:“汉王,夫人,公子,小姐,以及您的父母兄嫂的安全完全都维系在您身上,只要您安然无恙,他们就能安全地在彭城活下去。”

    刘邦心念一动,急忙追问道:“子房先生?怎么说?”

    张良继续解释道:“是这样的。汉王您想要,之前您在巴蜀的时候,刘邦之所以要以您的父母兄嫂和子女为人质,怕的就是汉王您反叛。这次项羽自己不在彭城。我们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所以这人质也就失去了作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汉军虽然战败了,但是汉王您仍然在,汉国的根本并不曾受到损伤。也就是说汉国完全有与项羽继续对峙的实力。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汉王您安然无恙,回到汉国之后,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到那个时候再和项羽对战。那样的情况下,您的父母家人就再次有作用了。再次成为人质。他们虽然受到项羽威胁,但总能够暂时保住性命。我们再从长计议,想办法营救就是了。”

    张良一番安慰,刘邦稍稍放心,心中恢复一点自信。回想起来,连越王尹旭都千里迢迢想办法保住自己的性命,虽说是想要利用自己。但事实就是如此,要是现在意志消沉,那一切就完蛋了。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想办法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刘邦沉声问道:“子房先生,现在怎么办?”

    张良见状,心中稍稍有了一丝欣慰,点头沉声道:“汉王,为今之计,应该先收拢残兵,在中原选择一座大的坚固的城池坚守,和项羽的大军周旋对峙。”

    刘邦问道:“那选择在哪里据守呢?”

    张良回答道:“荥阳!”

    理由?刘邦没有说话,但眼神之中已经明确地有了这样一个问题。

    张良回答道:“汉王,荥阳乃是中原大城,相对来说更加靠近关中一些的,距离彭城更远一些。这样一来楚军长距离地作战,粮草补给的线路就更长一些,而我们就进从关中得到补给更加容易。也能很快得到关中的救援和支持,有利于和继续和楚军周旋。

    至于大梁和洛邑,这些城池虽然高大,但是距离楚国境太近了。现在已经容不得我们组织力量来据守。现在楚军大获全胜,可以说兵锋正盛,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是抵挡不住的。只有继续向后退,退的更远一些的,以距离换取时间,缓过神来才有机会。

    而且荥阳与附近的成皋都是军事重镇,到时候我们在两城池驻军,可以互为犄角,彼此呼应,对付其楚军来也更加容易一些。不瞒汉王,韩元帅之前似乎有所预料,故而我军的粮草从关中运往东方之后,先主要是聚集在荥阳,现在那里粮草颇为充足,而且有我军经营驻守。”

    刘邦不由的感慨,看来手下的几个重臣当真都不一般啊!韩信和张良都有意将事情看得如此透彻,奈何自己……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自责已经没有意义。现在该好好继续重用几位心腹重臣,在他们的帮助之下尽快从失败之中恢复过来。

    刘邦点头道:“那就这样吧,我军尽快撤退至少荥阳一带,尽快收拢我们的兵力。通知所有的将领尽快赶到荥阳守城。还要尽量断后,尽可能地在阻止楚军前进的步伐,我们才能从容布置。”

    “对了,子房先生,只是如此怕是不够吧,还需要些什么?”刘邦抓年一想,继续追问。

    张良道:“是啊,现在粮草有了,城池有了,最缺乏就是将士。毕竟我们现在的兵力太少……”

    说道这里,众人不由的有些黯然,经此一战,汉军主力的二十万大军几乎折损殆尽,余下不多。现在想要低语楚军的进攻,兵力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张良续道:“现在需要萧丞相尽快从关中募兵,尽可能地多派些兵力前来支援,将我们的防线维持在荥阳一线。否则回到关中虽然也安全,但是以后再想出来,再取得这样的大好局面可就不容易了。还有一个就是缺帅,现在最好尽快请回韩元帅来,请他来主持大局!”

    韩信!刘邦不由的心中一叹,之前自己不相信韩信似乎是个错误。此战若是韩信率军出战,会不会是不同的结果呢?现在是时候请他回来了?只是不知他他是否还愿意回来?

    张良看出来刘邦的心思,说道:“汉王莫要担心,张良已经派人前往关中报讯给萧丞相,也派人南下去请韩元帅,我相信这个时候,韩信一定会回来的!”

    刘邦感慨一声:“有子房先生,寡人何愁大事不成啊?”

    张良起身道:“汉王言重了,张良身为人臣,当尽力为汉王谋划。如今万事俱备,只是……”

    “只是什么?”

    张良低声道:“只怕是中原诸侯们的心思要变了……”(未完待续。。)

    p

    永久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