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〇三章 一只信鸽引发的战争 (第2/3页)

腾出手来,想要收复江东也容易的多。项羽的诏命上写的很清楚,让他把江东直接交给英布,然后回到江北做防御即可。所以他有意将豫章的防守放松,将兵力全都集中道折江沿岸。一来是防备越军渡江北上,二来也是为英布渡江南下创造便利条件。

    可是让桓楚意外的是,他接到的不是英布进驻豫章郡的消息,而是越军突然占领豫章,而且建立起了严密的防御甚至已经开始修筑城池。如此一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英布和他之间的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断开了,至少两支军队没有联合的机会。

    准确地说是英布已经失去了南渡江东的机会,桓楚清楚地意识到形势对自己是何等的不利。豫章郡丢了。接下来尹旭将会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吴中的兵力只有两万人,本来正常情况下这些兵力起到威慑作用完全是足够的,但是现在明显的有些不够的。越国大从西边和南方两个方向夹击在。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到底该怎么办呢?现在请示项羽和范增明显已经来不及了,必须要当即立断做出个决定是来。到底是撤军回江北,还是全力以赴和尹旭血战?如果说英布可以渡江南下和自己联合的话,那么还有一战的可能。

    但是现在,桓楚清洗地认识到这个可能将会很小,若是江东还处于西楚国掌控之中。在越国尚未染指或者插手的时候,土地和实际利益的优惠,或许还能让英布动心。但是现在。英布未必愿意为了一块难以得到,得到了花费巨大的代价也未必能够守住的土地。

    这让桓楚不足的开始打退堂鼓,从实际的角度而言,与其和尹旭血战一场。几乎全军覆没撤到江北。还不如现在就主动撤军,保存实力的好。但是他也有些不少的顾虑,如此一来无疑会落下不战而逃的口实。彭城那边是否会有闲言碎语?或者即便是霸王不怪罪,但是对于西楚国和他本人的尊严和名声都是个巨大的损害,桓楚有些为难了。

    站在吴中的城墙上。桓楚不由的露出为难神色,这可如何是好?所以忍不住轻叹一声。

    身边的副将听到之后,轻声问道:“将军,可是在为难是否退兵的事情?”

    桓楚再次轻叹一声:“不错。现在何去何从确实棘手啊!”

    叹气的同时,桓楚回头看了一眼副将。这个时候自己决断颇为困难,还是问问属下人。听听这些将领们的意见,也好是个参考。

    “说说你的意见吧?”桓楚轻声询问。

    副将低声道:“既然如此,属下将说说愚见了。”

    桓楚轻轻点点头,现在哪有什么愚见,说出来的都是好主意,自己也好有个参考。否则一直这样六神无主下来,也不是个办法。

    副将说道“将军,末将以为还是撤军回江北吧!”

    任何答案都是意料之中的,桓楚没有办法的惊讶,只是轻声问道:“为什么?”

    副将回答道:“越军在如此快的时间内进驻豫章,难道只是偶然吗?末将以为,此事或许是越军有意而为之,这是他们得到九江国出兵后做出的反应。”

    桓楚轻轻摇摇头:“按理说不至于啊,从时间上算,越国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来不及做出这样的反应。”

    “越国想要探听到这些消息或许不容易,如果是有人特意告知他们,或者说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安排好的呢?”

    听到副将这样说,桓楚骤然的一愕,如果是这样?会是谁泄露了消息呢?自己这边明显不可能,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桓楚不敢再想下去,如果真是如此,事情就有些太过麻烦了。

    副将说道:“很奇怪的事情,九江王出兵了,却是先陈兵边境,按兵不动。如果说他直接渡江抢占豫章,可能就谁之另外一番局面了,可是他并未这样做,所以属下觉得其中或许有些蹊跷。”

    “说下去!”桓楚觉得自己有些小看这个副将,或许他能带给自己一个好的思路和办法。

    副将继续说道:“英布按兵不动,有可能是想要试探尹旭的反应。可是奇怪的是,按照正常情况,越国还不可能收到消息的时候,越军就占领了江东,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啊!如果非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越军提前得到了消息,做出了双方都希望看到的反应。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尹旭和英布演的一出戏,尹旭还是照旧拿下了江东二郡,而英布也作出了自己的姿态,似乎还是照旧遵守了霸王的诏命,将来也不好怪罪于他。”

    桓楚不由的一惊,问道:“你的意思是说,英布和尹旭已经联合了?”

    副将回答道:“末将以为不排除这个可能,霸王和亚父要的英布南下江东。本身就存了让他们两虎相争的意思。英布和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