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九五章 汉初三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九五章 汉初三杰 (第3/3页)

能够想到的。

    同时,他也都清楚,韩信只说出了一部分的原因,还有一个不好开口的缘故。那就是汉王刘邦这会子春风得意,可以说已经有些骄傲自大了。有道是骄兵必败,如何能让人放心呢?奈何汉王没有一丁点的察觉,劝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萧何沉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韩元帅现在还有办法解救吗?”

    韩信叹道:“除非汉王现在回师撤兵,但是箭已离弦,想要收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这样做了,或许能够保全住汉国的兵力,但是汉王必将威信大失,从长远来看并不好。而且即便是退兵,怕是也来不及了。

    为今之计,如果能赶在项羽之前拿下彭城,凭借着彭城高大的城墙来守卫,或许还能抵御一段时间,然后再想办法从容应对。”

    “拿下彭城谈何容易啊?汉王虽然现在手中大军众多,可是彭城城池高大,还有彭越率领的不少兵力镇守,想要在短时间内拿下来怕是有些困难。”对此萧何颇为担忧。

    韩信道:“所以彭越才是眼下的关键人物,听从此人起于定陶一带,颇有实力,现在天下纷乱,像他这样的人物未必没有别的什么心思。他现在守卫着彭城和西楚国西部的大片土地,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若是他死守城池,最终城破了他必死无疑,即便是守住了,项羽能给他什么封赏?封他为王?分出西楚国的土地给他?

    显然不可能,若是这时候,汉王能开出更高的价码来,难保他彭越不会动心啊,他才是关键!还有,就是汉王要将为义帝复仇,诛杀项羽的叛逆的口号喊的更高,这样才能争取到天下大义。之前虽然也有呼喊,可是进军太快,这方面的声势和准备明显不足。”

    听韩信这么一说,萧何和张良的都有些明白过来,韩信的意思这是要策反彭越。

    萧何道:“想要说服彭越,怕是只能封他为王才行!”

    韩信轻轻点点头:“不错,就目下的形式而言,封王对汉国是很有利的。新的诸侯是汉王册封,他们感恩汉王,我们就多了一个盟友,项羽就多了一个敌人。”

    张良思虑深远,立即就想到了这件事的利弊,说道:“此事可以考虑,若是此举能够说服彭越,自然是最好不过,那么就能轻松拿下彭城。给他的封地最好是大梁一带,给足他甜头,这样才有足够的诱惑让他动心。

    一旦有了自己的地盘,他就会想着维护自己的地盘,而且这个势力大道足矣让项羽忌惮。大梁现在是西楚国的地盘,要是给了彭越,相当于在我们和项羽之间多了一个缓冲。即便是项羽大军反攻,这样我们是否更加能从容布置,从容应对。”

    当然了,张良也意识到,从长远看封彭越为王可以说是弊大于利,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今日开了这个先例,将来再有人归附或者是立功,是否也该册封为王呢?最严重的后果是将来,一旦刘邦得了天下,要采用何种体制呢?

    从项羽的教训来看,分封诸侯做霸主隐患太多,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那么这些诸侯王又该如何办呢?他们能否一直乖乖地听话?汉王又能否对他们放心?说不定到时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张良的目光落到了韩信身上,是否会有一天,汉王也需要封他为王呢?他又是否能做个安心的诸侯王呢?张良不知道,将来的事情是无法预料的。但是就现在而言,似乎没有别的地办法让彭越心动,颇有些无可奈何。

    萧何叹道:“如果能说服彭越,顺利拿下彭城,对汉王也是很有利的。毕竟汉王的父母兄嫂和子女都在项羽的手中,若是顺利救回他们,也能少些后顾之忧。”

    当初项羽同意刘邦入巴蜀,但是要以其亲人作为人质,恐怕刘邦着急出兵彭城,也和此事有些关联。

    萧何又道:“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还是要请示过汉王之后才能决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