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商议对策 (第2/3页)
的时候再用。对付项羽和刘邦的时候自然是必须的。项羽有范增,刘邦有张良。自己总有拿出个同等级别的高人才行,在军事方便,尉缭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在政治方面……尹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陈平。
也不知陈平如今在何处?离开关中的时候,他说过会以探亲的借口离开西楚霸王项羽,之后再前来山阴。关中一别已经数月时间,也不知道陈平怎么样了?何时回来到帮助自己?当初答应过他,越国相位虚位以待,这也是尹旭为何不尽早落实越国官员的名分的一个原因。现在该是需要他们的时候了,尹旭开始有些期待……
这边蒲俊继续道:“按照地域和人口来推测,即便是闽越与东瓯都部落之名皆为兵士,也难以达到他们所宣称的树木。按照我个人的计算和推测,闽越的兵力大概在三万人出头,闽越不过两万多。不管怎么说他们本身的领土和部落都需要留下一个人手,所以此番闽越和东瓯联军的总数应该不会超过五万。估计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就四万多点……
我越军本来有四万五千人,这段时间遵照大王的命令,各地开始募兵征召了大概七千人。所以我军兵力超过了五万,当然了要保证都城山阴和北方边境的安全,需要抽出一万的兵力来防备。再加上新招募的士卒尚未训练纯熟,只能部分有选择地参战。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投入作战的精锐兵力大概在三万五千人。”
蒲俊一番侃侃而谈,将东瓯、闽越两军和越国实力的对比说的一清二楚,众人听得明明白白。如此一来,打起仗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更加的有底气。
蒲俊续道:“由此可知,我军和东瓯、闽越的兵力基本上持平,完全有一战的实力。至于将士的素质和战力,我军的精锐部队都是经历过对秦作战,经历了多次的战火洗礼,在战斗经验和士气上丝毫不弱。但闽越和东瓯虽然也参与过反秦作战,可是在这一点明显不如我们。他们比较有优势的,便是士卒本身的身体素质。
无论是东瓯还是闽越,都是昔年越王勾践后裔南下,和当地的部族的后裔。他们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生存条件恶劣,所以练就的更为强壮的身体和反应能力。不过在这一点上,我军可以用阵法和指挥协调来弥补,毕竟他们的山野士卒自由散漫惯了,想要约束好并不容易。至于此战具体的怎么进行,还需要大王示下?”
尹旭轻轻点点头,说道:“好了,此战如何进行,诸位畅所欲言吧!寡人想要先听听你们的意见。伯洲,先从你开始吧!”
苏岸微微一怔,适才蒲俊一番论断很是精彩,将敌我的强弱讲出了许多。跟随尹旭和蒲俊身边这么久,学习的时日不断了,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了,那可就真的有些丢人了。
略微的整理思绪后,苏岸说道:“是这样的,现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