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尚蒂伊将军怒意浓 前沿处欲把名来扬 (第2/3页)
对于法国而言,之所以发动这场战役,是为了迫使德军参谋部将其主力从凡尔登抽调至索姆河,从而减轻法国在整个战场上所面对的压力。
“适当的进攻也是有必要的,应该配合中**队进攻!”
在冷静下来之后,霞飞立即重新站在法国的立场上考虑着整场战役,当然,这时,战役在布置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种变化却是极为有限的。
在做出决定时,霞飞看着中**队进攻后形成的那个突出部,脸上却露出些许冷笑,就他所掌握的情报,上一次在凡尔登中**队的突然打击,使得的整个“德**队都为之蒙羞”,现在,德国人有可能会放弃这个即将形成的突出部内的中国远征军吗?
“愿意上帝保佑他们吧!”
在战场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天神的庇护。对于军人而言,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个人的武勇,但直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却是指挥官的决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左传》上的一句话,早已经点明了为将帅者的责任。
“我顶多也就是一个营长的水平!指挥一个团,恐怕已经是强人所难了!”
或多或少的,人们对于韩武的了解大都是这么一句话,至于什么名将之类的称赞,韩武本人,从来都不敢“接受”。这种谦逊倒是为他赢得了不少好感,可有几个人知道,韩武面对称赞时,道出这么一句话,其原因非常简单——个人能力不足。
至少,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评价,都只是“营长的水平”。至于打仗嘛!这位“韩营长”他有他自己的打法,比如“虽无成功之把握,但有成仁之决心”、“部队一但出击。必须撕毁一切撤退命令!”
在韩武的字典内,从来说没有“撤退”或者“不可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现在,他作为远征军前敌总指挥,或许是远征军中,唯一一个曾指挥过十个师以上部队大规模会战的将军,而他的打法很简单——上级给目标,他下达命令,然后下级执行。至于其它,也就没有任何可以协商的了。
几乎是从进攻开始之后,韩武便一直围着桌上的一张地图转来转去。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看一阵地图便围着桌子走几圈,那样子好像在推一盘磨。
就在一个小时前,他的前敌指挥所已经向前转移到3.5公里。现在他的前敌指挥所只是几辆闪电卡车,十几条电话线扯进车里,几部电台在另一辆车中,他就在这样的流动指挥所内遥控着他所指挥的三个师。
准确的来说,是六个师,当然,另外三个师需要到今天晚上才能投入战场,在此之前,他所能指挥的,只是三个师而已,而现在,他已经将两个师投入到战场,他的手中,只剩下了一个师的预备队。
在地图前停下,韩武再一次俯身抄起一支红铅笔,在德军步九军和步17军的结合部——比斯皮,划过一个箭头。应该派一支先遣队绕过比斯皮穿插到敌后去,越过索姆河,打到索姆河以东,以占领佩罗纳,这一切必须要抢在第二集团军调动其预备队到达之前。
否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你们看,这么办!”
韩武对一旁的陈裕时和余敬存说道,实际上,他的这个前敌指挥部,充分体现了一个特点,以江苏陆军军官为主体,这或许正是“联络处”最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以来,韩武都是将联络处打造成一个“小团体”。
“……这座桥——是咱们越过索姆河切断第17军退路的必经之地,咱们想要包围17军,就要越过这座桥,然后占领佩罗纳!”
“嗯,”陈裕时,这位江苏陆军第八师出身的陆军少将点点头,
“现在,德军17军很有可能西撤,北线的德军从这里撤退,也可能从这里增援,打下这里,他们也就没处跑啦。”
“插过去很必要,但很困难,”
余敬存认真的说道,
“可要突破敌人的前沿阵地……”
“派一个团佯攻,让先遣队利用德军的防御间隙插过去!”
双眼盯视着地图,韩武下了决心。
“既然打了起来,这回咱们要打个狠的,一个也不让它跑掉。”
在他道出这么一番话时,这辆显得有些狭窄的指挥车内,却是沉默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执行这个命令的话,那么穿插部队将担负多大的风险,一但进攻部队无法按时打到比斯皮与穿插部队汇合,那么这支穿插部队,很有可能成为远征军第一支被全歼的部队。
而且,与其它地区不同,他们占领的是一座铁路桥,同佩罗纳还是一座前线交通枢纽,穿插部队随时都有可能在那里遭遇德军的增援部队,穿插部队在那,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把一个团的部队派去执行这样的任务,这等于把近四千兄弟一年扔到火海、油锅里。先是在火海烧上一遍,然后又不知道在油锅榨上几回,即便是侥幸完成了任务,恐怕……
而此时。远处的空气隐隐传来爆炸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