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四章粮价风云(下) (第2/3页)
薪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粮价的疯长,但终究解决不了大明这么多老百姓吃不到饭的境况,不过能以一己之力做到这种程度,黄风的大名在粮油这一行中,成为头号的人物,大明的粮商们既恨他又怕他,却没有多少人知道,真正在背后推动这件事的,是唐同这个强势人物。
对于黄风低价销售粮食,崇祯皇帝通过锦衣卫这些情报机构,多少也是知道一点的,站在崇祯皇帝的立场上,他还是很赞许黄风的这种行为的,因为粮价太高的话,会让更多吃不到饭的老百姓起来造反,对于这一点,崇祯还没有昏庸到不知道的地步。
不过大明时商业虽然发达,但对于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崇祯是不可能为了黄风所做的这些事而对黄风进行表彰,但对黄风拥有一只几百人的私人武装,崇祯皇帝却也同样没有追究,毕竟在这个时代,拥有私人武装的其实不在少数,黄风拥有的人数并不算多,只不过是拥有的武器有些太过火了。
因为唐同的到来,才使得大明的人知道了火枪的厉害,但这时只是刚刚开始,认识到火枪的深远意义的人很少,所以崇祯皇帝并没有下令严禁火枪私人拥有,而崇祯皇帝现在最关心的事就是高迎祥的叛军队伍,面对现在越来越壮大的叛军,崇祯皇帝的头是大的很,因为朝庭没有钱,没有钱就没办法组织军队去镇压叛军。
为了钱的事,崇祯皇帝是想尽了办法,甚至几次想杀了几个贪官,好抄家弄得一笔钱来解决目前的困难,但奈何这贪官也不是好杀的,因为大明现在的朝庭中几乎没有不是贪官的,杀一个就会有一群人跳起来反对,可怜他崇祯皇帝虽然贵为一个皇帝,有些事情也不是想做就做的,这让崇祯很无奈也很恼火。
崇祯皇帝的贴心人王承恩心中很明白崇祯的苦恼,这个王承恩对于崇祯皇帝到是很忠心,也很聪明,有时候还会为崇祯皇帝出出主意,所以,当崇祯皇帝再一次叹气的时候,王承恩很合适的将一份奏折放在了崇祯皇帝的面前。
“嗯,朕不是说了要休息一会儿么。”崇祯皱了一下眉,说起来崇祯皇帝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每天都要处理十几个小时的奏折,每天都只休息几个小时,当皇帝当到他这种程度的,可算的上是一个做皇帝的最大的悲哀了。
“皇上,这是金陵锦衣卫王千户送来的折子,上面是有关东江总兵唐惊的谋逆密报,皇上,这位唐总兵可是大明的第一富翁啊,据说有几千万两银子的身家,这么多的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