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一章徽州盐商胡蒙斐(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二一章徽州盐商胡蒙斐(下) (第3/3页)

打动王承恩的贪心,故意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位唐总兵的事情夸大了说。

    王承恩不喜欢别人叫他王公公或者王总管,所以拜在王承恩门下的人,一般都称他为王恩相,这位在暗地里自比臣相的人,在听到胡蒙斐所说的数目后,也不由得眉毛挑动了几下,这样巨大的数目,便是折半了来说,也是吓死人的,而事实上,唐同现在虽然很能赚钱,但所得的钱一年下来也就一千万两银子的规模,其中主要的还是海外所得,走私盐所得的收入,一年也就一百多万两银子而已,而为了养着手下的军队,一年的费用也去了大半,还要拿出银子搞建设,弄船弄炮和移民,弄的唐同手头上也很紧张。

    不过比起可怜的崇祯皇帝来说,唐同一年所得还是很多的,大明一年的国库收入也就这么多而已,而且这国库的钱还大部分落入了那些贪官们的手中,历史上,郑芝龙与荷兰人联手垄断了倭国与南洋的海外贸易后,一年的利润也是在数百万两银子的规模上。

    王承恩在听到那耸人听闻的数目后,要说不起贪心那是不可能的,但对于胡蒙斐说的唐同手下有二十倭国士兵时,也有些害怕,更担心这个唐总兵会造反,而事实上,唐同手下有二十几万倭国和朝国劳工,但倭国协从军却只有六万来人。

    王承恩自然不会在胡蒙斐的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心思来,在心中转了几个心思后,对胡蒙斐道:“你说的这事,并没有什么根据,这位唐总兵不管怎么说来,都是朝中的重臣,这种事情,你们不可以乱说,你这次既然到了京城来,就好好的在京城里玩几天吧。”

    唐同手下的士兵招收的都是流民,这其中也可能有东厂安排下的探子,但一旦进了唐家军中,这两年来就全是在海外,根本就没有哪个探子有机会回到大明的土地上来,而唐同手下同样也有柳生三郎所掌握的情报组织,对于内奸那也是排查的很严的,到海外去的商人也很难与唐同的军队有什么接触,这就造成了大明对唐同的情况并不了解,胡蒙斐所知道的一点情况也是那些海商们的猜测而已。

    而唐同与皇太极的几场战斗,因为唐同的低调,也因为祖大寿他们喜欢贪这个功劳,所以军队中虽然知道了火枪的厉害,但大明的朝庭因为是文官们把持的,并不知道这火枪是因为什么而厉害的,是以王承恩并不知道唐同曾经打的那建奴的皇太极没有还手之力。

    胡蒙斐在王承恩发下了话后,也知道这事在王承恩的心中留下底,现在自己只要静观事态的变化就行了,当下告辞离去,王承恩在胡蒙斐离开后,让王坤承把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张枝青找来。

    张枝青是王承恩的义子,本来在锦衣卫中并不太受人重视,后崇祯皇帝上台之后,王承恩得势,而拜王承恩为义父的张枝青也从此青云直上,一路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佥事。

    随着张枝青的脚步跨入大门,一场让整个大明都产生震动的阴谋也随之而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