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出行路遇黄巾 (第2/3页)
的军事武装也不敢对这群不知那里来的精锐骑兵加以刁难。
这兵荒马乱的,有实力的等兵调出来,孙策他们早就跑远了。没实力的早就关上了城门,躲在城门楼子上吼两声‘你们那部分的’。就算是尽到了职责了。拼命这种事!傻子才会去做,人就这一条命,有必要吗?
就算是当初吕布带几百残兵从洛阳一路烧杀,也没人能拿他怎么样。更何况,孙策这更加精锐的装备精良的队伍。他们又不骚扰地方。
何况这一路上大半路程都还是在袁术的统治下。
哪个当官的要是学不会紧闭两眼,做出视而不见的样子,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呢?
舒县出发,沿着官道一路向着西北,按既定路线行进。
经过安丰、弋阳、固始。这里已经是豫州汝南郡辖下。
孙策不由的苦笑想到:“当年老爹在讨董卓之战后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结果还没上任,就被袁绍派会稽人周喁字仁明,抢了刺史之位。
这也直接导致了老爹愤而回军,进而导致讨董联盟的崩溃。引发了袁绍、袁术兄弟之间的大战。可以说,袁绍这个目光短浅的‘盖世英才’,从这次起,就被大多数有识之人所看穿。
后来老爹战死,袁术又上表朝廷,让堂兄孙贲领豫州刺史,转丹杨都尉,行征虏将军,参与讨平山越。也就是说现在这豫州刺史表面上还是挂在孙家的名下。只不过实际上却还是由袁术自己掌握着。”
到了自己家的属地,却是没有一点的权力,这还真是让孙策郁闷万分。
不过如今就是去象袁术讨要,不说他会不会给你。就算给了你,凭眼下的实力也控制不了这么大的地盘。
第二天一早渡过淮河,正式进入汝南郡的。一过淮河,就感到了河两岸的明显区别。如果说河以南算是人烟稀少的话,这淮河北根本就是不毛之地了。走了一中午也没见到几家人烟。
让孙策众将不由得以为是不是走错了路。怎么官道两边人家都如此稀少。虽然说现在这个时期,地广人稀。可也应该不会看不到几家人存在啊!
这里可是最富足的两淮之地啊!怎么回事?难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吗?
下午未时,正当孙策等人纵马前行时。一骑快马从前方冲来,马上正是先锋冯则。看来他这一下跑了不少的路,气也有些喘了!
看见孙策,冯则报说:“报告将军!前方十里外有大群黃巾贼,正在围攻一座坞堡。
他们挡住我了军去路,看情形那些黃巾至少有上万人。属下已经让兄弟们远远的观望待命。请将军下令,该如何处置。”
孙策沉吟一番道:“难怪这一路行来人烟稀少,原来都去闹黃巾了!
冯则,这是何地?你可有抓个黃巾贼来问问是怎么回事?最近没听说豫州闹黃巾啊!能建起坞堡,定是地方豪强地主。
不过我们又不认得他!没必要为他们牺牲兵力。看看能不能借路过去。”
孙策对于这些豪门,说实在的并没有多大的好感。虽然他们也并没有什么错,只是聚集起来想要在这乱世中自保而已。但一旦实力过强,则常常不听官府号令,自行其事。成为了游离于官方与反贼的第三方力量。
虽然说他们没有打出割据一方的旗号,却是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状态,他们对官府的通常借口就是‘你们既然保护不了我们,我们也无需向你们缴什么税’。
这也是特殊形势下形成的怪胎,但终究会让官方的人感觉不舒服。
对于主公的几个问题,冯则只是知道,这里大概是葛陂县境内。其他的一概摇头,看来他除了让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