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刘备的下落战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刘备的下落战前 (第2/3页)

果然已经知道陷阵营大胜的消息。但他并没有要求孙策何时攻下庐江。命令中要求只有一点,绝对不能失败。袁术也害怕孙策一旦战败,会导致自己的后方不稳。

    当然,李铁等一部分熟练的匠人,从此就留在了江东军。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小型匠营,这之后慢慢吸收人手,成为了江东军匠营的。

    而之前传来的消息,公孙瓒的在界桥大败后,退到右北平。再次聚集了六万大军,接着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公孙瓒乘胜挥师向南,攻下郡县无数,直接打到了平原县,大大的重振了他白马将军的威名。此时整个冀州都已经被公孙瓒的大军占领。

    公孙瓒并派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渡过黃河占据了齐地。

    别部司马刘备先代守平原令后又调任高唐令,平原交给了兖州州牧单经,并配置了郡守县令,冀州以东的几乎完全落入了公孙瓒的手里。只是不久之后单经在一次进攻作战中落入了袁绍的埋伏,战死当场。

    刘备又因战功,回到了平原令的位置,并升任平原国相。直到初平四年投靠陶谦,他一直也没有动过地方。这差不多两年时间,刘备却是充分的表演出了他爱民的一面。

    三十三岁的刘备在平原县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

    这平原县成了刘备有生以来第一个表演的舞台。平原为他赢得了爱民如子的美名。为他日后赢得民心,打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而李儒从军报上得来关于刘备的消息,说得就是这一段了。只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令调动,本来也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李儒这个日理万机的人,自然不会加以特别的关注。

    这时也是公孙瓒最强大的时刻,自此战失败后,公孙瓒的军事实力就走了下坡路,再也没能在大的战争中打败过袁绍。

    同时徐州的陶谦则出兵五万,早已屯住于发干。

    一时间,袁绍曹操联军,被分别压缩在冀州与兖州两块狭小的地域。形势变的对袁曹联军极端的不利起来,仿佛只要三方联军只要再有一个强力的攻击行动,两家的势力就被彻底消灭。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小事。陈留太守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原冀州牧韩馥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