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桓韩劝学 (第3/3页)
不要让你的亲人永远是因为你带给他们的伤害而记着你。你这样一逃了之,你的父母不担心你吗?这些年,你可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尽过一丝的孝心。
你有一身的武艺,武勇过人,你能战胜十人、百人,本官信你!可是只我长沙郡就有精兵五千余,你能战胜几人?同样的你武艺高强又如何!如今却在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面前,毫无反抗的力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就是书中的学识给我的力量。对付你,我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我却有无数的郡兵、官差来为我执行我想施行的命令。”
徐庶在这些逃亡的日子里,无聊之极,很是读了些书。只是却没有人指点,很多问题却是没能想明白。现在听桓阶如此说来,深觉有理,想起自己逃亡在外,在家孤苦一人的母亲,和以往的亲朋却是连见面也不能。
不由得想念起四年不见的母亲,和亲人们来,想得更是有些痴了。游子离家,难忘的永远是最亲的家人,可是他却是有家也不能回了。
“难道真得就这样在外面混上辈子吗?难道等母亲病了,也不能尽孝床前吗?那我还算是人子吗?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了!就象这官老爷说的一样,我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要让母亲大人为我骄傲,而不是再这样无止境的担心下去!”
想通的徐庶倒在床榻上一抱拳,对着两个救命恩人真诚的说道:“两位恩公,徐庶当初年少不懂事,出于一时义愤犯下大过。只是每有悔改之意,却不知如何才能补救。还请两位恩公救人救到底,指点小子一条明路。”
韩嵩与桓阶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又能让一个有志气的浪子洗心革面。心里很是满意。
在他们的想法里,能使一个犯下错误的年青人改过向善,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成绩。浪子回头,比教出一个好学生来更有成就感。
两人的脸上都是绽开了笑容。
桓阶笑过说道:“元直,听史阿所说,当年你所杀之人也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你本性也不算是很差,他还说你很有孝心!我也是应了别人的请求,出手救你一回。你只要真心改过,其他的都可以交给我们!
本官会把你的户籍调到长沙来,还可以帮你消去案底。顺便派人把你的母亲也接了过来,以后你就是荆州人氏了。至于你自己,还是要趁现在年纪不算太大,多读点书才是正理!”
韩嵩也是抚着自己下巴上如山羊胡子的短须,点头说道:“正是应该如此!本官前几日正好听说,庞德公他们在鹿门山新开了一个书院,招收各地有向学之心的年青弟子。
想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本官与桓祭酒就联名推荐你去他那里读书吧!
他庞德公能坚持节操,不出来与我一起做官,这收弟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我们的吧!”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六十二章桓韩劝学)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