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第十三节 恩科新考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第十三节 恩科新考官 (第2/3页)



    安禄山大翻白眼,这是什么跟什么呀。

    ********************************

    张果老的地位,就这么在京师中顺利确定下来。

    有了那次在白lou观的表现,李隆基对于张果老自然是愈加的亲信。  本来还想封他为国师,在朝议的时候,被百官劝阻,最终只是授予张果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  不过李隆基平常见到张果,都是执弟子礼。

    而李隆基最为关心的炼制长生不老药,也风风火火的开始行动起来。

    当然,张果老声称,长生不死药,他根本没有炼制过,现在只能多炼炼普通的延寿养颜丹药,让李隆基不要报太大地希望。

    李隆基对于张果非常亲信,根本没有多问,让张果不必顾忌,只要能炼出好地丹药来就行,具体出什么东西,并不重要。  至于炼丹所需要的炉柴珍贵金属草药,更是全部可以从皇家府库直接调拨。

    从安禄山琉璃作坊购买地大批量的玻璃管,手工作坊购买了几台脚踏式木工车床后,太极宫的一个别院,就变成了张果老的实验室。  里面除了他本人,只有十几个从安东尾随来的小道童,其他人没有李隆基的通行令,无论是谁,都不准擅自入内。

    多产的粮食,不世的名将,神奇的道士,大唐王朝出现的各种各样祥瑞征兆,让大唐地平民百姓。  包括大部分朝廷官员,都认为这是盛世大唐更一步强盛的前奏。

    实际上这也差不多确实是真相,新的一年,一直风调雨顺,边疆稳定。  到了秋收时节,巨大的丰收已经在望。

    大唐刚刚平定突厥,现在正收拢各部。  防止叛逆,所以没有功夫对外用兵。  而周边各国,全都被大唐的强大所震惊。  竟然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吞并了一个本来实力差不了多少的大国,他们那里还敢乱来。

    特别是吐蕃。  这个并不属于大唐直接管理的国家,基本上处于蓄势待发状态。  几年前被大唐夺去石堡,被吐蕃认为是奇耻大辱。  但无奈实力不如大唐,为了不给唐军入侵地借口。  才不得不早早罢兵,暂时讲和。  在和谈时,为了显示诚意,特意将边关的大多数兵力,全都撤出。

    这些年来,利用这些撤回来地兵马,连续对天竺和安西一带用兵,收拢很多小部落、小国家。  实力增强了不少。  但是等他们准备得差不多,刚刚想联络突厥,合作攻唐的时候,去听说突厥被大唐给灭了。  把吐蕃赞普给吓了一大跳,差点以为是大唐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打算,才特意先灭了突厥。  再准备着手对付自己呢。

    立刻下令边疆加强戒备,修建防御工事,准备应付唐军的入侵。

    周边其他的各个小族小国,此时刚好和大唐的关系进入mi月期,基本没有大的冲突,这么一来,就给了李隆基和全国百姓,一个歌舞升平地机会。

    ********************************

    八月的一天。

    曲江池的御园“芙蓉园”中,丝竹之声不断,上身仅着诃子。  下身只穿纱裙的一群舞女。  正配合那优美的曲调,飞快舞动着身子。

    围坐在附近的群臣和唐皇李隆基。  不时的微微点头。

    正当歌舞要进入**时,御苑稍远入口的地方,一个板着脸地御史,和一个宦官小声的吵闹了起来。

    李隆基正在兴致头上,也没有注意,坐在同一侧的安禄山和李林甫,却是同时注意到了。

    没有等李隆基发话,李林甫就悄悄的站了起来,往那边走去。

    安禄山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也站了起来,轻轻跟在李林甫后面,缓缓的走了过去。

    当他走到李林甫身后时,刚好听到一句。

    “……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勿用多言!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