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第一节 忠臣的待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第一节 忠臣的待遇 (第2/3页)

地情节,却非常有感觉。  好像是梦见李隆基准备杀自己,自己哭喊着说出这两句,换得围观地百姓一阵叫好,然后一垛脚,整了整cha在脖子后面的几面小旗,一摆姿势,走入那面写有“入相”两字地小门。

    **************************

    “昨日安禄山酒后无礼,冒犯至尊,还请陛下恕罪!”安禄山梳洗出来后,再次正式对李隆基作揖赔罪。

    “安卿不必再道歉了!人说酒后吐真言,安卿昨天一醉,反倒是把你的一片赤诚之心,说了出来。  并没有什么真正无礼的地方!安卿快坐吧,陪朕一起用膳!”李隆基随意的让安禄山和他同桌。

    本来这样和皇帝同桌用餐,对臣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不过安禄山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拘束的人,加上感觉粗鲁一点,更能赢得李隆基的信任,所以也不客气,应了个喏,直接就坐下吃喝起来。

    皇家的早点,并不比当初在岐王府吃到的好多少,不过还是比自己家中的要好很多。  安禄山最后吃了三个特制的香甜蒸馍,十几个各式小糕点,两小碗香粥,就拍拍已经圆鼓鼓的肚子,说了声饱了。

    挥挥手让侍从人员将餐具撤下去,小殿中只剩下李隆基、安禄山和高力士三人。

    “安卿!你这次出征突厥,感觉突厥各族百姓的状况如何?”李隆基微微尝了一口餐后地香茗。

    “回陛下!突厥各族。  逐水为居,牧马为生,不过臣一路讨伐过去,发现突厥人因为这几年连年征战,马匹虽多,牛羊却很少!百姓虽然不能说苦不堪言,但也很少有人能像中原百姓一样。  衣食无忧的生活!”安禄山自然觉得李隆基主要问的是突厥百姓生活,实际上他掌握的最新情报。  也主要是关于这方面的。

    “恩!也就是说,现在收降突厥,只要适当的给与钱粮,再加上一员大将驻守,就不需要大量的军队前去镇压了?”李隆基脸上有了笑意。

    “这个……有了钱粮地施舍,突厥百姓中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依附我大唐,但如果完全撤出部队地话。  又会让突厥再起反复!”安禄山听李隆基的口气,怎么好像是准备从突厥撤兵呀,这和他最近好大喜功的做法,可是非常不相符呢。

    “这个自然!五万都抚部队!还是要随时保持的!”李隆基解除了安禄山的疑虑,“当年秦军百万大军攻长平,尚能支持三年,以大唐的国力,只是几万人马。  当然随时能供应!只是最近朝臣大多担心劳师远征,突厥又民心不附,会让大军深陷泥潭,久剿不灭!如今既然突厥可能真心依附,只需少量兵马镇压,朕就不必考虑他们迁徙百姓的建议了!”

    “迁徙百姓?”安禄山心中微微一动。

    他本来就曾经打算迁徙一部分百姓。  和边境一带地突厥人通婚,同时利用经济繁荣的向心力,让他们成为大唐忠实的屏障,现在难道也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了。

    “不错!裴宰相认为,突厥人彪悍,不服王化,高宗朝降后复叛,就是例证!想要让他们真正投降,只有将他们迁到内地,授以耕种。  和中原百姓杂居。  慢慢以礼仪教化,将其同化。  才可销此后患!再将中原牧民北迁,学习牧放,自然就可以完全将突厥之地置于大唐治下!”李隆基微笑着说明。

    “突厥民心不稳,现在没问题,却没法保证今后也没问题,确实需要一个计策,解决长远的之计。  只是这个计策,调动量极大,还得考虑突厥百姓的故土感情,不容易实现呀!而且他也非短时间内能奏效!”安禄山皱了皱眉。

    好家伙,裴耀卿这个家伙还真是大胆,竟然敢制定这样大的搬迁计划,要是真正能做到,确实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  但实际操作可非常困难。  不说迁徙过程中,突厥和中原地百姓抵抗,就是迁徙成功后,那些中原的牧民,今后还不一定会继续服从管理。  在那个天高海阔,没法有效管理的地方,会不会重新出现一支汉人的突厥势力,还很难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