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节 躬耕御苑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节 躬耕御苑中 (第2/3页)

,陪两位孩子的母亲,省得城内城外的两头跑。

    “恩!这个,我本来准备问问太白兄的意见,反正女儿将来还是要归他们家的吗,到时候省得他们看名字不顺眼!”安禄山尴尬的摸摸头。

    “女儿的名字也要人家取,那将来女儿嫁过去,还不受人欺负!不行!你一定要亲自取!”与真公主身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唉!好吧!好吧!我想想!想想!”安禄山轻拍着脑门。

    “安哥哥,中原大门大户讲究排辈分,孩子们也应该有个统一的辈吧?”李灵儿提议道。

    “恩!这个当然应该是要的!”

    “安哥哥你不是收了那个孙孝哲当干儿子吗,干脆直接定孝字辈得了!”

    “孝?呵呵!好吧!妮妮干脆就叫……”

    “不要!”安禄山还没开口,妮妮的母亲心芸就已经拒绝了。“孝妮这个名字多难听!”

    看到安禄山还想说什么,赶紧说道:

    “女孩子家,排什么辈分,干脆直接就叫安妮妮得了!反正我们已经喊得顺口,换名字也还是会这么叫!”

    “那好吧!女儿就不专门排辈了,如果是儿子,就取名叫孝诚!再来就叫孝明,孝信吧!这些名字应该不算难听吧?”安禄山询问几女的意见。

    用孝字搭配,基本上好的词都行。

    “《礼记※#183;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安郎将安家的长子取名孝诚,还算不错!”大才女玉真公主点了点头。

    安禄山面上稍微有点尴尬。虽然很想拽文几句,但是他对古书并不是很精通,刚才只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根本没有多想。

    “安爷!”一声呼唤过后,跟随前来观中的小蝶走了进来。

    “安爷!长安城来了人,说是明天陛下要在御苑和诸皇子一起整理粟麦,让安爷也去参加!”小蝶款款一礼。

    “整理粟麦?”安禄山摇摇头。

    御苑中的粟和麦,都是李隆基和皇子皇孙们亲自种下的。秋收之后,就用它们到太庙献祭。因为是献给祖宗的东西,所以皇帝一般都会亲自耕种收割。李隆基前期还算英明天子,基本上每年都是亲自动手。

    今年二月的时候,还是皇太子李瑛牵牛,李隆基扶犁耕的地呢。现在还不是秋收的时候,仅仅是除草清理,不过估计谁能令李隆基满意,谁就能在秋收的时候,和李隆基一起收割粟麦,献祭太庙的祖宗了。

    *****************************

    开元十九年(辛末年,西元七三一年)七月,酷暑难当,但李隆基还是亲自率领几个亲信的大臣和三五个得宠皇子,一起在御苑修整春天时种下的粟和麦。

    其实这些东西那里真需要皇帝和皇子们来照看,一直都有专门的宦官和守军照看,如果出了什么问题,还会拿他们治罪。

    看到那一畦畦绿油油,鲜嫩嫩的禾苗,安禄山直感李隆基多事。

    这样酷暑难当的七月天,竟然还让他们来干这事!

    “众卿!这是朕给家庙的献祭,诸位只要在亭下休息即可!”李隆基虽然是一副短打农夫式打扮,但那衣着的用料,却足够普通的农夫耕种好几个月了。

    “那有陛下躬耕,臣子到在一旁休息的道理,就算是陛下的家地,臣等也是还要帮忙的!”一干群臣当然不会真的下去休息。

    不过他们大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物,基本上不知道养护禾苗该怎么做,反正是聪明点的拿起了锄头,有的却说要打水,还有的竟然问侍臣,耕牛在那里?惹得李隆基一阵大笑。

    最后除了两个宰相和几个最得宠的臣子,近前给李隆基打下手,其他大臣都被留在旁边,陪着晒太阳。

    如果有人经历过,就会知道,其实站在太阳底下晒着,远比在太阳底下干活要难受得多。

    几个皇子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基本还是能坚持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