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地下驸马爷 (第2/3页)
以成为自己给妹妹的一个大礼。不过安禄山现在的话一出口,他还真的不好再说什么了。
“唉!安卿!朕当然不会逼你,但是史官无情,你也不会希望将来史书上,两位公主的名声都不好吧!”李隆基干脆把球踢给了安禄山。
还是你自己想办法吧!
“陛下!风月之事,乃是美谈。这个,臣和两位公主的事情,最近好像还有人写成一本《双观记》,在《同文杂志》上连载,来说我们三人的事情!里面的一些情节有点夸张,但是人们对于那件事情,还是赞赏的多,责骂的少呢!”安禄山有什么办法,只得尽量给自己开拖,这不是什么名声很坏的事情罢了。
“哦!《双观记》?力士,朕的《同文杂志》上好象没有这东西吧?”李隆基回头问一直侍立的高力士。
“皇爷明鉴,您看的是时政版,安将军说的却是风月版。那风月版上全是连载的,平常那风月版都是给宫内公主和妃嫔们看的。呵呵,小中官们没事的时候,常喜欢借来看看!老奴也经常叫几个小家伙们读来给老奴听!”高力士一脸的笑意。
“哦!那力士你听过那《双观记》吗,写的怎么样?”李隆基也来了兴趣。
这个高力士才学还可以,既然他都对这个风月版感兴趣,那风月版同文杂志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个《双观记》是前一段时间的热门连载,听说还有公主为了看节下来的文章,准备偷偷闯出宫去问写书的人。呵呵!老奴也是听过几回,里面那个小公主对着大将军说了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听的老奴都差点哭了!”高力士赞叹的说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呀!竟然有这样的好东西,力士你怎么也不拿来给朕看看,快快,叫人给朕拿一份来!”李隆基低吟了几遍诗句,高兴的呼叫起来。
高力士听命,匆忙来到门口,叫侍立在外的小宦官去拿杂志。自己则是又回到了李隆基身边,委屈的道:
“皇爷!那个风月版的同文杂志,原来都说是写给闺中的小姐夫人们看的,宫内都没有流传,后来还是宁公主从宫外带了几本进来,让娘娘和公主们喜欢上了这本杂志。武娘娘才下了旨意,给各宫的妃子和大公主们订一本。现在每日都有一个中官等候在安将军的同文印刷馆门前,新杂志一装订完,就用快马送进宫来,经常是快马奔过,带给路人一片墨香,长安城中还给那送杂志的马,取了一个‘墨香骑’的美名!”
“哦!想不到那东西还这么吸引人!”李隆基大为惊叹。
这一点安禄山非常清楚,因为连载的特性,就是要及时跟进,所以他特意另外立了一个版面,称为风月版,由原来的旬刊,改成日刊。至于送到皇宫中的,每天都是几百册专门送进去,只是李隆基光宫女就号称有四万名,几百册杂志,当然不够宫中的人看,经常出现一本杂志已经传烂了,却还有人拱如珍璧的收藏。
“安卿!这也是你的《同文杂志》出的吧?”李隆基本来就没看到杂志不是很在意,听到高力士的解释,也不再追究,转而开始询问安禄山起来。
“是的!陛下!当初《同文杂志》主要是为了传播教化,弘扬我大唐灿烂的诗歌艺术;后来刊行朝廷的邸报后,又做成了时政版,主要传播朝廷的政令,各地的新闻政绩,民声民愿;只是臣想到还没有专门给小姐夫人们看的杂志,就让人编了这个风月版的,如今光是长安城,每天就有几万的夫人小姐们在看这本杂志!”安禄山有点得意。
女人的钱就是好赚,即便受制于识字率,现在长安洛阳两地单日的销售量,还是保持在万册左右。虽然单本价格比文学版要低廉不少,但抵不上数量多呀,而且还是日刊,收益几乎文学版的几十倍。每年光是各种杂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