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节 安将军攻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节 安将军攻城 (第2/3页)

,就按照赵含章说的,来个强攻。

    ***********************************

    非常的凑巧,这一天,刚好是九月的第一天。

    在暖风中,五万唐军开始在中京城下列阵。

    阵分双龙出水,中间空出一块。不过这次中间空的那块明显有点偏小,就像一条走廊。

    不过唐军将士的目光,却是时不时的瞄向这条走廊。

    那儿,等一下将会出来的,就是可以敲开城门的鬼斧神器。

    “嘿咻!嘿咻……”

    二十个幽州大汉,推了两辆上盖红绸的奇怪大车出了来。

    那车可真够奇怪的,最高处也不过齐肩,但每辆车下面的都有八个轮子。以粗铁制轴,以实心圆木为轮。每个轮子一尺半宽,一尺半高,看上去就显得非常稳重。

    但看到那怪车推过侯留下的深深车轮印痕,却实在是吓了所有将士一跳。

    好家伙,那一条往来中京的坚实夯土大道上,竟然还被留下了一道凹陷。就算上面装的是黄金,也不可能留下这么深的印痕吧?

    “安将军!这,这红绸下,到底何物件,竟然这般笨重?”

    本来在前头的几个将领忍不住都过来询问了。

    “这东西,尚未命名,不过他确实非常笨重,因为他是全铁铸造!”安禄山面显得意的笑容。

    说话间,那怪车已经来到了唐军阵地前方百多步处,在离中京城不过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停下。

    那怪异的模样,令攻守双方看到的人,都是一阵低声议论,纷纷猜测那红绸盖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那些推怪车的幽州大汉却并没有立即将红绸撤去。而是手忙脚乱的往大车的铁铸横梁下,不停的堆码石块,等到石块堆的非常结实了,却又拿出几柄小锄头,“嗵嗵”一阵乱挖,竟然将车轮子下的泥土挖送,把轮子卸了下来。

    “安将军!他们怎么把轮子拆了,这东西怎么用呀?”裴伷先忍不住好奇了。

    “呵呵!副元帅放心,那玩意儿本来不拆轮子也能用,但我怕它把轮子震坏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拆了等会儿再装吧!”安禄山笑着没有直接解释。

    “来人!将红绸揭开,让大家看看!”

    “哗”两辆怪车上的红绸被xian了开去。

    “这是什么东西?”

    攻方的人只看到一根前细后粗的黝黑大铁柱,铁柱的中间位置还有两个大铁耳朵。守方的人到是看到了铁柱其实是空心的,中间开了一个黑乎乎的圆口子,只是这个圆口大概只有铁柱口径的三分之一大小。

    安禄山看了一眼两门油光闪亮的大炮,无奈叹了一口气。没办法,技术难度太大,想铸造近代标准大炮,还是完全不可能。

    实际上,铸造的时候,材料问题并不大,铸炮的铁原料完全没问题。在公元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可锻铸铁1技术,只是这种技术是被使用到农具中的。北魏时,更是出现了强度、塑性和韧性更好的球墨可锻铸铁。可惜,这种现代社会直到西元一九四七年才完全掌握的技术,又是被应用到砍柴斧子上的。

    很显然,到了唐朝,这种应用并没有被提升,安禄山找到了几个可以偶尔弄出这些可锻铸铁的工匠。但问题是,他们没法形成量产。这完全是规模的问题。而要扩大规模,必然要改变原来的生产方法。一改变,问题来了,连原来偶尔能出来的东西,现在也搞不出来了。这两门炮,就是当时借着给自己部队铸兵器为名,顺带制造的,到底是不是合格的炮管钢,安禄山自己也不知道。

    当时成品火炮十几门,大小各不相同,经过各种实验,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这最重的两门。重三千斤(唐斤),用实心弹,有效攻击范围误差很大,最好时整整两百步,短的时候却只有一百二十步。最远的射程到是可以超过三百步。至于每门炮的价格,已经无法计算,反正安禄山每年给炼钢等金属的冶炼作坊,每年都有上万贯,这些钱,如果造成弩车,投石车的话,也是可以万为单位了。

    看着一门门外形令自己满意的大炮被火药炸裂,安禄山最终放弃了短期内继续铸炮的计划,只留下这两门本来准备估算黑火药用量和射程关系的超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