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节 新罗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节 新罗的问题 (第3/3页)



    “哦!那就这样安排吧!”安禄山尴尬一笑。

    他知道李白不赞成自己结交宦官和后妃,但自己知道,这件事绝对值得做。要不然光是朝中张说那个老不死,就够自己喝一瓢的。

    “安爷!我看那些新罗人,可不能小视!”魏伶对安禄山轻描淡写处理新罗密探有意见。

    “哦!这是为何?”

    “安爷知道百济国的那件事吗?”

    “百济!就是被大唐和新罗联合灭掉的百济的吗?你指的是……”

    “安爷!昔日高宗派大将苏定方带兵十万,从水路灭百济国。同时下令将原百济五部三十七郡分成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定五都督府,用原百济官员进行统治。随后唐军大部撤退回国,苏将军本人则押解百济国王连同重臣九十三人回帝都长安,只留下原百济太子扶余隆以稳定人心。真正灭百济的,其实只有大唐!”魏伶摸着胡子。(这是我看唐史后才发现的真相)

    “这,为何朝廷都是说,昔日大唐和新罗一起灭了百济呢?”

    “因为大军撤后不久,百济大乱,当时朝廷大军还未到达,加上还有日本和高句丽两国参与其事,朝廷才准许新罗参与平乱。等到大唐在白江口击败日本,顺利登陆,百济的叛乱已基本平息,只是此时百济旧地大多被新罗侵占。又因为大唐准备从百济出兵,配合南面的薛仁贵大将军攻击高句丽,就没有向新罗立即索还百济旧地!等高句丽一灭,大唐再向他讨回土地了,新罗立刻翻脸。结果因为唐军刚下高句丽,实力分散,竟然大败。而朝廷为了不再撕破脸面,与新罗讲和,唐军撤到大同江以南,新罗正式称臣纳贡,只是那土地,却一拖再拖,没有决断。再下去,那地就等于送给新罗了!”

    “哼!土地问题怎么能相让,就算是打,也要打回来!昔日匈奴冒顿单于,可以让珍宝,可以让姬妾,却坚决不让一寸贫地,才有匈奴百年的强盛!大唐现在虽然富足,但要是处处相让,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魏伶的话,让安禄山想起了中国的某个时代。

    “呵呵!魏先生的意思,是担心新罗会在和大唐合攻渤海时,再耍当初在百济用过的招数?”李白问道。

    “不是担心,而是他们肯定会耍的!”魏伶摇头叹息。“新罗国小地少,最想要的,就是百济和渤海这样民风相近的土地。一旦他们盘踞下来,再想拿回来,就和攻打一个国家没什么两样了!”

    安禄山和李白都赞同的点点头。

    这一点说的没错,除了新罗国主体的南部土著三韩族,中国东北其他民族基本上出自原来的高句丽王国,成份有点类似。而新罗现在统治百济等地多年,已经融合了这些地区的百姓,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文化性,不大具有新罗正统三韩族的特色,反而是和东北地区其他民族的习性比较相近。安禄山知道,现代社会的韩朝两国,就有很多人据此认为高句丽人是他们的祖先,并有少数人还提出中国东北是他们的故土,极少数人甚至还提出领土要求。一旦新罗攻占了东北其他地方,融合当地的民族,到时再想让他吐出来,就真的有点困难了。

    “不管如何!此事绝对不允许发生!”安禄山声音冰冷。

    “哦!老弟!听你的口气,似乎已经有把握让他们不能得逞,是什么妙计呀?”李白笑道。

    不了解的事情的,就算李白才能再高,也出不了什么主意。这个新罗事件,他的确没什么高招。

    “呵呵!太白兄!你可曾听说,当鹿跑的不够快时,就应该放狼进来追一下,那样才能让鹿更健康!”安禄山一付成竹在胸的样子。

    “这,狼不会吃了鹿吗?”

    “呃!狼当然想吃鹿,但我们可以在旁边,拿了武器看着,如果狼真的kao近了鹿,那我们就立刻一棒子下去,将它打死!”

    【……第三节 新罗的问题 --绿@色#小¥说&网--网文字更新最快……】@!!【快速查找本站请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