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78 政策调整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1478 政策调整2 (第1/3页)

    “啪啪啪……前有王徵,后有王家桢,你们两位今日真让朕欣慰啊。众爱卿,两位王尚书言之切切,字字珠玑,当面直谏,乃国之栋梁也!”

    就在群臣都半张着嘴为王家桢此番言论暗暗担忧时,皇帝又站出来定基调了。不光肯定了王家桢的言论,还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是否允许民间继续经营军工产业,只是朝廷的一纸政令。以目前大明帝国的工业基础,朕相信无论与否都不会影响军队战斗力。

    然而朕曾多次说过,在制定政策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管理者执行是否方便,而是该多想想百姓们接受起来能否顺畅。如果只是朕和诸位方便了,百姓们却要为此承担很大损失,那就是昏君和佞臣!

    朕肯定不想被国民称作昏君,众爱卿应该也不想背负骂名。所以呢,朕和诸位就得把麻烦多留给自己一点,把方便多让给百姓一些。

    仅就这件事而言,朕有个小想法由来已久,今日正好借此机会说出来议一议是否合用。首先声明,不要光局限于军工产业,可以套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多挑一挑弊病。”

    看到有要冷场的趋势,洪涛不得不站起身做总结性发言了。随着皇位越来越稳固、皇权越来越集中,想缩在后面听大臣们唇枪舌剑各抒己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时候御前会议就是一言堂,大臣们先介绍下某件事的来龙去脉,再被逼着表态,然后就等着皇帝长篇大论或者借题发挥了。最后集体高呼圣上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散场!

    不是大臣们不想畅所欲言,也不是怕祸从口出,而是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小,也就没有了应该担负的义务。那还瞎掺合啥嘛,谁权力大谁做主呗,剩下全是听喝的,让咋干就咋干。

    也就是像王徵、王家桢、左光斗、袁应泰这样的老派臣子还有可能在某种时刻偶然爆发点直臣的血性,估计把他们这一代熬走,以后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