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4 战争后遗症3 (第3/3页)
黎塞留不再组织欧洲各国组团一起去和大明帝国谈判了呢?那样声势多壮大,还可以来个共进退,更有希望取得好结果。
这就是黎塞留明智的所在,打仗可以组织联军、胜利了去分赃也可以一起,但在失败之后就不适合抱团群暖了。越是声势浩大,对胜利者的刺激就越深,戒心也越大,往往会适得其反。
另外欧洲各国虽然都是邻居,却因为发展方向和地理因素有别,各自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拿法国为例,一向注重地中海的利益,但在大西洋一侧就弱了许多。
另外由于受到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长期压制,法国急需大力发展陆军保卫国家利益,在海军方面也就不那么重视了。
要不是黎塞留眼光长远,至今法国连一支能拿出手的舰队都没有,战舰也基本靠向荷兰订购。这就使得法国成为了比较典型的大陆国家,对海贸的需求不是说没有,却不是很强烈。
与法国类型比较相似的还有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它们虽然都有海岸线,西班牙还是第一代日不落帝国,可是从发展模式上算仍旧属于大陆国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要小于陆地。
而英国、荷兰则与之相反,它们的国土面积都不太大,一个是岛一个是洼地,天生不适合向陆地国家发展,所以只能向大海要吃喝,对海军以及海上贸易的重视程度是第一位的,没有之一。
俗话讲没有不透风的墙,眼见着沙皇俄国和法国都向大明帝国派出了代表团,欧洲各国也开始坐不住了,只是反应并不太一致。
以荷兰、英格兰、丹麦为代表的国家积极响应,准备也尽快派出代表团,主动向大明帝国示好。
而以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波立联邦为代表的国家则持保留态度,或者叫拿不下老脸,不准备在战场打败了再去谈判桌上受辱。双方在各种场合里经常互相指责,本来就不太和睦的关系再次面临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