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2 战争后遗症 (第2/3页)
的畜生而已,全死光了才好呢。
奥斯曼人倒是可以称为人,可他们历来是基督教国家的敌人,同样是全死光了才好。只有波立联邦和威尼斯雇佣军稍微可惜点,也仅仅是可惜点而已,离伤筋动骨还远呢。
沉在恩鸟港的50多艘战舰和被迫留下的1万多陆军,才让欧洲各国真真切切的感到了肉疼。那可都是从各国常备军里选出来的精锐,除了人之外,装备和待遇也是最好的。就这么没了,岂止肉疼,心和肝也跟着一起疼!
但再疼也改变不了战败的事实,当最先返回欧洲的快速巡洋舰停靠在阿姆斯特丹港后,教堂里很快响起了钟声。不是庆祝胜利迎接英雄,而是悲哀的丧钟。唱诗班不停念诵着祝福诗,为本教区出征的将士们祈福。
祈祷他们能活着回来,否则这个冬天很多土地将荒芜,众多作坊得停工,连码头上停靠的船只也无法扬帆远航了。
乌合之众有个特点,顺风顺水的时候尚能团结对外,一旦遇到了逆境,不用犹豫,马上开始各家自扫门前雪,一心一意为自身利益考虑,什么盟友盟军,全去他妈滴!
如果说后世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涤的欧洲,还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趋同,一起抱团取暖的话,那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文化、宗教、民族、地域,包括语言和生活习惯,这时候的欧洲各国是完全分裂的,就算没有外敌他们自己也已经互殴了几十年,且一直没见到和平的曙光。
但有些欧洲首脑还是挺睿智的,比如黎塞留首相、奥兰治亲王。他们更倾向于彻底解决欧洲各国的内部问题,这才利用了大明帝国的强势表现,将其塑造为全欧洲致富的假想敌,试图通过一场获利非常大的战争来弥合各国之间已经存在的裂痕。
愿望很好,手段也挺巧妙,前半程的操作堪称完美,只是到了真刀真枪对垒的后半程有些拉胯。最终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