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 偏门3 (第2/3页)
也觉察不出来。
但赚来的银币也没埋起来生锈玩,而是拿来继续投资,项目还是兵工厂。为了方便近水楼台先得月,特意让侄孙在京城置办了房产,平日里多去兵部、工业部和总参谋走动。
打听到有哪家民营兵工厂效益不太好、或者设备老化无力更新,马上派人拿着兑票登门拜访。两个字,收购!买下来之后该换设备换设备,该组织工匠参加培训绝不耽误,很快就能恢复生产。
就这一点没少让各部的具体负责人夸奖,之后有了类似的消息也别等来问了,主动就会提供给贾家,巴不得让其全给收购了。和会干、能干的东家合作多省心啊,投资者赚得到钱,管理者也守得住业绩,两全其美。
可是谁也没想到,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贾老爷背地里却在干偷鸡摸狗的勾当。他为了能在正常生产环节中尽可能多的给私货留出原材料,可是没少在偷工减料上动脑子。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居然弄出好几套新生产流程。只要按照他的办法做,保证能把产品按时按量做出来,合格率也在范围之中。但又比总参谋部给的标准节省原材料,轻易还查不出来。
比如减少定装纸壳弹和铜壳弹的发射药量,然后用自配的劣质发射药混入其中压秤,造成整弹质量合格的假象。只要别太丧心病狂的减量,在抽检的时候一样能正常发射,根本看不出来。
再比如把从铸造厂买来的成品枪管用钢回炉重炼,加入部分市场上能买到的普通钢。只要控制好比例,制造出成品之后用肉眼同样很难看出来,耐用性肯定差一些,可那是很久之后才会体现出来的。
实际上枪械到了士兵手里,只要不是特别狠的用,再加上保养及时,质量差一点也不会特别明显,大概率没人会关注。
至于说送检和抽检的枪支咋办,好办,得知哪天上面要来人抽检,前两天后两天就别搞假货了呗。随便查,保证都是合格产品,坚决不能砸了贾老爷的名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