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合理的资源利用 (第2/3页)
西凉素来也是地广人稀,七十多年前,也就是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40年的时候,当时曾经做过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统计,当时凉州八郡总人口,加起来才46万人。而经过最近的冀城之战和街亭之战后,西凉的人口又一次急剧下降。此时西凉八郡的总人口加起来,最多仅有20万人左右,其中青壮劳动力,则肯定不超过四五万。
以这样可怜的人口基数,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一支可与曹操决战关中的庞大军队。因此,在占领凉州之后,刘备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迅速的恢复凉州的经济。这个时候,诸葛亮发挥了他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诸葛亮的建议,刘备下令迁汉中、益州和陇西各地数万余户往关中,分以无主的土地,由关府免息借贷,帮他们购置农具与耕年,并免他们一年的粮赋。
同时,诸葛亮又建议仿效曹操,在三辅几个由官府掌握的肥沃之地设立了数个典农都尉,意图招蓦流民实行民屯,以为大军征战提供充足的粮草。
诸葛亮的这些举措,在此时看来,已经算是尽快提升西凉经济的良法,但在马谡看来,却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事实上对此诸葛亮也是颇为认同,但想了想之后却还是叹了口气道:“依你之见,眼下还能如何呢?”
诸葛亮也没办法,毕竟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少说也要二十年的时间。因此人口这东西,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增长的。听他这么一说,马谡微微一笑,这才开口道:“现在看来,大家慢慢生孩子是来不及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来点直截了当的,把那些不肯乖乖听话的人,全部都弄来!”
听他这一说,诸葛亮也是一愣,庞统看了看地图,这才难以置信地道:“幼常,你的意思是武都郡的那些人?”
“士元兄所言甚是,就是武都郡的氐人!”马谡坦言道。没错,马谡就是准备对这些氐人下手了。氐人这一部族也算是源远流长,周秦时期就开始分布在凉州、益州、雍州三州的相邻地带,从事畜牧业和农业。氐人部落支系繁多。有青氐、白氐、蚺氐和巴氐、白马氐、阴平氐等。并且常与羌并称混用。
历史上在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攻武都,迁部分氐人至汉中。次年破张鲁,又徒汉中氐人至略阳(今甘肃天水)。到了两晋、十六国时,氐人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政权。到了魏晋以后,氐人在与汉族的频繁接触中,转习农耕,最终完全融合进化为汉族。
现如今这些氐人都是聚居在武都郡,西汉时氐人各部已“自有君长”,其社会阶级分化汉以前已存在。之前刘备每次兵出祁山。都要向这些氐人豪帅贿赂以资财,才能借道通过此处。有鉴于此,马谡实在是看这些蛮子不爽。而且马谡也知道,这些游牧民族一旦聚居在一起。从内心中也很难真正臣服汉人政权。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候,氐人就开始兴风作浪了,因此马谡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把这个隐患,给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先前之所以对这些氐人诸多忍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地处要道,形成了己方和曹操之间的缓冲带。而现在的情况则有所不同,武都郡东有阳平关,西有陇西郡,南接阴平郡。北靠天水郡,都是自己的地盘。在这样的前提下,还有必要再让他们老老实实地留在武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