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二章 辽东行(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二章 辽东行(五) (第2/3页)

,这样的好事,又上哪里找。魏刚的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导致原本应该引领徐光启入教的利玛窦还一直在南京艰苦的做着传教工作。

    “下官徐光启见过方大人。”郑奎说完,徐光启也跟着上去搭话。当然,他是没有什么文贵武贱的觉悟的,在辽镇呆着这段时日,他可是早就习惯了这辽镇的规矩了。没什么贵贱之分,就是各自干的活不一样。前任总兵魏刚把各种规矩都是定的死死地,一般人可是不敢改的。辽镇这边也并非一味轻视文人,只不过他们并不怎么重视那些传统的文人,反倒是很看重那些和匠人们一样钻研他们所谓的科学知识的文人。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好像要比那些只会吟诗弄画的文人来的实在。徐光启本身在求学的时候,就反对把诗文和四书五经作为大道,他倒是觉着,这治国的本事,反倒是应该多学学这些被文人们轻视的杂学。当时他第一次见到那西洋传教士郭居静的时候,就被那家伙拿出的那一张万国全图所震撼。后来对那家伙提出的各种西方学问很是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林昌吉给诳到辽镇来。事后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却丝毫不觉得后悔。因为他来到辽镇后,果然见识到了更多他想学习的东西。

    方从哲却是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从骨子里还是一个大名传统的文人,所以他对于这下属官员上来说话的顺序很是看重,这徐光启在郑奎之后才上来搭话,让他不由得有些看清他。但是这个时候却不是对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牢骚的时候,因为他一看到郑奎,他就觉着自己当初送出去那些银子该是拿回来了。按说这个时候这郑奎应该看到他心里有些发虚才对,所谓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这便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了。然而他并没有在这郑奎的脸上看到丝毫歉意,有的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应答。

    “方大人,此次方大人前来辽镇,京师当中的赵大人早就跟下官打好招呼了。方大人既然要来这辽镇考察铁路修筑一事,那是再好不过了。若是朝廷早日在关内各处也修筑起这铁路来,那大明各处的货物当时运送的更快了,若是某些地方缺粮,或是发生灾害什么的,朝廷倒是可以从一地快速的通过这铁路调运粮食过去,路上却是丝毫没有损耗,只不过是需要烧一些煤罢了。”徐光启此时还是年轻,对于朝中派系斗争自然是看的不很明白,再说他来到辽镇后,这边他接触的都是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基本上就没有耍心眼子的。所以他也是一见到这方从哲,马上就把话题引到这主要事情上。

    “哦,这个我知道了,不过本官实在是有些乏了,还是先歇息几日再说吧。”方从哲这个时候心里自然是更加看不上这徐光启了,心道这是从哪里弄来一个二百五,怎么什么都不懂,他这是怎么当的官的。后来他一想到那赵士祯,立马明白怎么回事了,是了,那赵士祯都是如此模样,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