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八章 辛寅事变(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八章 辛寅事变(一) (第2/3页)

上火车,不用一天工夫,就能到那吉林,那边可是有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只要开出来,都不用施肥,种子种进去就能长出来。他哥哥因为在魏大帅的工厂里当上了一个管理,所以脱不开身,这事自然是他爹爹领着头干的。也就一年功夫,他家把那田地里的粮食一卖,立马变成了这辽镇上新的富户。当年他大哥娶媳妇的时候,他爹爹还好一顿托人说媒,这才找了一户人家的姑娘上门来。现下,他一进到这火枪队里边,上门给他说亲的媒婆,就快要把他家门槛子踏破了。魏大帅当了这辽镇的大帅后,下了一个规矩,说是男的未满十七岁的,那是不许结婚的,要服完兵役才能结婚。于是曾阿牛的婚事便拖了下来,这一拖不要紧,他倒是成了紧俏货。再加上他家现下这般局面,说媒的那就更多了。

    他爹爹和他哥哥做了总结,那就是跟着魏大帅,保准吃香的喝辣的。若是背叛了魏大帅,他哥哥大概第一个能拿着刀冲上去。正因为如此,曾阿牛在这火枪队中表现的才是最为积极,入伍后没多久就成了班长。

    开春的时候,他领着自己的这一个班,跟着连队,坐着火车到了边墙之外的榆木川,然后下车骑马对归化城进行了征伐。他原本以为打完归化城,这战事就算了了。哪里知道刚打完修整了一天,上头就下来新命令,让他们迅速赶往榆木川,然后乘坐火车,回到了沈阳。中间倒了一次车,连澡都没洗,便直接到了这大连港。好在到了这大连港,他们总算休息了几天。再然后,就是整装呆在这码头,等着上船了。他们连长都是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也是知道,不该问的不问,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不过说起来,包括他们连长在内,火枪团的大部分士兵,还都是第一次坐上这海船,第一次出海。听一些留下来的老兵说,这坐海船出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晕船,那就没事。有的人生下来就晕船,那就没有办法了,遇到风浪,那就只有在船上吐的份了。所以大家伙都是在上船之前吃的很少,生怕自己是属于那生下来就晕船的人。他们不知道要去往何方,但是却是知道这次坐船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天。一听这时间,那就好说了,大家伙坐在那闷罐子似的火车车厢里,也不过如此。

    上了船之后,曾阿牛就不知道这时间倒是过了多长了。不过他自己长了一个心眼,随身带了一个怀表。要说起来这怀表可不是一般人能买的起的,拿出来可是有手掌一般大,据说是大帅麾下工厂里许多工匠师傅联合在一起才摆弄出来的,甚至还有番人工匠在里边帮着出力了。一块怀表,在辽镇市面上,那可是要五十两银子的。他家因为去年发了财,所以才给他买了一块,算是个奖励。当然,若是按照曾阿牛的军饷来看,五个月的功夫,他自己就能买一块。一开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