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进朝鲜 (第2/3页)
。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魏刚和这赵士祯也是熟悉起来。有空的时候,魏刚还会和这赵士祯探讨一些火器之外的事情,诸如朝堂之上的事情,京师左近风闻等等。这赵士祯也是没有什么隐晦,当着魏刚的面就开始评价起京中诸多人物来。到了这个时候,魏刚觉得这老赵算是可以融入他的团队了,因为这家伙真是没什么心眼子,作为南边的读书人,竟然少有的一根筋。于是选了一个日子,把这赵士祯领到了自家的兵工厂,就是威宁营那边的。
等一进到这兵工厂里,赵士祯这才明白这魏军将为什么会对火铳如此了解了。闹了半天人家这工坊里就造这东西,而且造的比朝廷的要好的多。
魏刚想跟他解释一番,毕竟之前对他做了隐瞒,哪里知道这家伙竟然都不顾跟魏刚说话了,挨个工序看起来,有时竟然就直接的和工匠们问起来。全然没有大明士子对于匠人的蔑视。
魏刚摇了摇头,只得让这家伙自己在这里边看了。抚顺城那边,自己也是有一摊子事情要做的。
五月二十号,朝廷新任的朝鲜经略邢玠来到辽阳城。于是辽镇兵马同朝廷其他各路兵马一样,都开始做准备要渡江了。
魏刚跟着李如梅,也是从了征调。李家商议来商议去,决定还是派李如梅和李宁等人跟着征伐朝鲜。魏刚作为李如梅的麾下,自然是要跟着去的。
魏刚自己这次明面上只带了一千人马,而且还都是步卒。董大郎和姜雷带的人,都是算他们本部的人马。家丁还有家丁,这事在辽镇不算怪事。其实要是算起来,魏刚真正可以指挥的人马,却是有三千。除了他自己的一千人外,还有女真营那边的一千人。加上董大郎和姜雷的一千人,正好三千。
大军开拔,物资粮草什么的也都是要先行的。从辽阳城到鸭绿江凤凰城,这一路上,现下还真是有点古诗中所说的车粼粼,马萧萧的感觉了。不过辽镇人马这次却是走在后头的,魏刚更是拖在了最后边。毕竟,这次的总兵官可不是李家人了,李家兵马自然是不着急的。
最令人苦笑不得的是那赵士祯,竟然要跟着魏刚到朝鲜那边。魏刚自然是不能答应的了,带着一个文士,总归还是有些麻烦的。只得好言相劝,让他留在自家的威宁营,让他自己去那兵工厂里钻研吧,为了稳住这家伙,魏刚没办法,便把那六轮手枪的事情跟这赵士祯说起来,这一招还真管用,马上让这家伙安稳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