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货生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货生意 (第2/3页)

成了各处地方官们捞钱的所在了。

    做买卖的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想过从海上走,临近大江的可以从长江口出去,顺着海路,到渤海湾里后从天津卫登陆,然后货物运到京师。可是这海上打从太祖皇帝那会儿起,就不是很太平。到了成祖皇帝的时候,虽说海疆上大明的官船很厉害,可是海盗却还是防不住的。等成祖皇帝薨了后,大明便开始海禁,寻常人等更是出不的这海了。到了嘉靖朝的时候,海上更是倭寇肆虐,这要是派出一条船,被那些倭寇劫了,还不如走这运河,管怎么稳妥一些,银钱收的多一些,到时候可以在北边卖回来,而且还没有风浪。那些江南大豪抑或是官宦人家,做起这南货买卖来更是如此。朝廷的海禁按说对他们应该是不顶事的,他们该出海还是出海,但是架不住这海盗骚扰,还有就是海上有风浪,这要是遇到风暴什么的,那就不稳妥了。反正走这运河,自家都是有关系在这上边的,那些收税的,一般情况下也是不敢叨扰自家。有稳妥的法子赚钱,谁还想那冒险的。

    当然,这些江南大豪们自家的船队该出海也是要出海的,因为大明的货物,运到南洋那边,可是要比往京师那边运还赚钱的。若是海禁一开,和这些大豪们竞争的人家就会多,所以这些大豪们的代言人,基本都是朝中的文官,都是一个劲的劝阻皇上不要开海禁。不开海禁,他们几乎就会形成对海上贸易的垄断,垄断的利润是最大的,这谁要是和钱过不去,那真是阎王爷都看他不顺眼。

    而魏刚现下和这郑家要做的南货买卖,打算走的路线便是这海上。魏刚麾下的三条船,要说起来可是比大明的传统船式要更加适合在深海中航行的,来自欧洲的白人,在这个时代,这航海的经验上,还真是要比大明的海盗们强上太多。以后魏刚的船厂还会造出新船,所以这条商路一旦开辟了,那从广州那边收上来的南货,基由这海路运到京师左近,本钱可就比那些走运河的低的多。然后在这价格上,那就更有优势。中间的差价,可是要比走运河那些大的多了。

    这买卖要是让魏刚自己干,他铁定不敢干。便是能在广州那边找到货源,京师这边也是不敢卖。这要是一卖,那就是变相的和京师各处的勋贵们作对。魏刚现下还是没有那个能量来得罪这些勋贵的。但是现下有了郑家这面挡箭牌,那这些事情就好说多了。

    罗伯特领着船队进了港,然后领着赵大满下船办事。其实他们原本是不用来澳门的,可以直接去广州城那边。可是朝廷在这南边还是盯得挺紧的,虽然把这岛子租给了佛朗机人,但是对于这些番人的举动,朝廷的官员们还是很注意的。魏刚麾下这三条船现下可是完全是欧洲的盖伦船模式,大明的人一看,就会认为这是番人驾驶的船。这些番人需要的货物,都是由大明那边的商贩,运到这澳门岛上,然后再由西洋商贩自己用船运回欧洲。这个时代,华夏和欧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