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幕 饭庄里的闲谈(上) (第2/3页)
他们亲身去寻找,亲眼去验证。
所以,加强训练的地点只能是琼崖,这里就是罗杰给他们的答案。
而至于那些个军官们,他们和士兵一样也需要进入军校进行再进修以适应全新的战术体系和指挥体系,由于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他们老旧的知识已经跟不上琼军的步伐了。
军官们所有的职务、军衔全部要等到从军校出来之后根据成绩重新进行评定,当然,如果有人不喜欢这样,觉得这是穿小鞋,罗杰并不介意将他们扫地出门,为其他人腾出空位来,军校里面等着职位的准军官的数目可是不少的。
第四军和第五军的人尽管对打散重编和加强训练等等做法心怀忧虑,担心这样最终自己会不会被淘汰出军队,但此时的他们已经失去了反抗的余地,只能按照罗杰的要求上缴武器之后分批上船前往琼崖接受训练,然后尽量争取一个好成绩。
在两支部队都进入到了训练阶段之后,军队的事情告一段落,而接下来罗杰准备进行的一些大动作比如肃清粤省政府内尸位素餐的蛀虫,剿灭全省土匪等等无不需要军队的绝对支持,所以在对第四军第五军的改编完成之前罗杰还真没什么事情可做。
由此,空闲时间多起来的罗杰的日常活动便变得丰富了不少,每日只要是做完日常需要批改的文件,他便带着几个保镖化妆一下然后凑到街头巷尾一边品味民国时期的特色小吃一边考察民情。
感谢传媒不发达的民国,只需要稍微画一下妆罗杰就不用担心有人能够认出自己来,这让他能够轻松的完成微服私访的工作。
虽然现代一大堆的皇帝微服私访的电影电视剧将微服私访这种事情给描写的乱七八糟,像极了皇帝闲的没事出来游玩的不务正业之举,尽管对于皇帝们来说确实绝对有这种因素在里面,但是罗杰一项认为考察民情这种事情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
如果一个上位者不能知道民间到底发生着什么,底层的百姓到底需要什么,那么只靠着平日里那些报喜不报忧的官员们提供的信息又能做出什么好决策呢?
纵观中国历史,为什么往往一个朝代开国初期的君主比较圣明,而越往后越是不堪?
像那汉高祖刘邦,根本就是区区混在民间的泥腿子,他为什么能够从一介泥腿子变成了最后的扛把子?还捎带着把无双的楚霸王给逼死了?就是因为大乱迭起,群雄逐鹿的时候他知道手底下的泥腿子需要些什么,能够忽悠得住他们,一个约法三章尽得民心。
在经历了初期吏治廉明,土地问题不严重时的大发展之后,开国皇帝的龙子龙孙们严重脱离社会,不知道自己国家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所有情况全凭着大臣们一张嘴,即使有个智商超高的家伙登基也只能将心思放在政治斗争而非治理民生上——没接触过底层社会还能治理好民生只能说那人瞎猫碰见死耗子,或者根本就是个穿越货。
尽管皇帝们“天子”“天子”的愚民政策让所有泥腿子都敬之如神明,但这些扛把子们自从出生之后便没有机会再接触泥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