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幕 未来的枪械 (第2/3页)
时,M1伽兰德带刺刀4.75公斤的重量显然有些偏胖了,所以,如果想要装备这款步枪则一番改进必不可少。
在参考后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罗杰让手下的工程师们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改造伽兰德步枪:
首先采用金属冲压和电焊工艺制造枪体,枪身金属部分以不太厚的钢板压制而成,通过冲压出凹凸结果来保证足够的强度,其内侧突起部分同时兼做枪机导轨,即减少了摩擦又保证枪机往复运动的可靠,这些措施使得全武装的伽兰德重量大幅下降到了4公斤以内。
同时,将伽兰德的供弹机构换成最普通的10发弹夹下方供弹斜抛机构,弹夹更换方便可靠,虽然斜抛机构同样对安装瞄准镜有所影响,对此,只能是将瞄准镜安装在侧面解决,一如二战中大部分半自动步枪的做法。
至于冲锋枪,罗杰看中的是简单好用的苏联PPSh41式“波波沙”冲锋枪,火力强大,结构简单,便宜好用,比现代步枪更适应于惨烈的世界大战,不过口径将改为9毫米,采用帕弹。由于罗杰的工厂掌握了冲压和电焊工艺,自然不会浪费掉,通过采用和改造伽兰德相似的手段,PPSh41的结构将会更为紧凑,重量也得到控制。
轻机枪自然是经典的捷克式,改改口径直接生产;突击步枪为传奇的AK-47,同样改改口径直接上;至于狙击步枪,则按照二战通用的做法,使用现役步枪改装而成,分为毛瑟98K和M1伽兰德两种;重机枪仿制于马克沁,对这款枪中国也早已仿制出心得来了,做出来专门用来装备未来投靠的非嫡系;而大口径机枪则采用美国从二战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的发射12.7×99毫米(.50BMG)大口径弹药的M2勃朗宁机枪。
而班组支援的核心——通用机枪,相信同样从二战一直用到现在德制MG42绝不会让罗杰失望(现代各国采用的是MG42的改进型MG3主要就是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