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佰四拾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 (第2/3页)
,所以杨玄感也被封为柱国,后来杨素死了,不知道是何缘故,杨玄感又被杨广封为礼部尚书!
刚册封杨玄感为礼部尚书的时候曾经传出过风声,说陛下这是为了偿还一些东西,至于到底是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也有人暗暗揣测,揣测那杨素不是死于天命,而是被杨广杀死的!
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杨广之所以可以登上大宝,杨素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上面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并不少,杨广登基一年之后杨素就莫名其妙死了,杨玄感更是官拜礼部尚书,这一切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善战,骑射娴熟,爱读书,喜欢结交宾客,海内很多知名之士都与他来往。
他与蒲山公李密交情很好,此刻李密正在杨玄感的下首坐着!李密是李弼的曾孙。李弼也就是那蒲山公了。
李密年轻时就胸有才略,志气抱负远大,轻财好结交名士,官职为左亲侍。
杨广曾经见到李密,对宇文述说:“过去在左翊卫的那个黑皮肤的小孩,相貌非常,不要让他宿卫!”
宇文述就暗示李密称病自请免除宿卫。
于是李密就屏绝了应酬来往,专心读书。
他曾在乘坐牛车时读《汉书》,恰好杨素遇到,认为他非同一般,就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和他交谈,一番畅谈之后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子杨玄感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气度,你们都不如他!”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为深交,一直到现在。
甚至是谋反这样子的事情也是有商有量的,从这也看得出来俩人的关系有多好了。
有时杨玄感侮弄李密,李密对杨玄感说:“人应该说实话,怎么能当面阿庾奉承?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很是佩服李密。
这大厅里面此刻已经是坐了好些人了,这些人都是杨玄感非常信得过的人!
谋反必须要有人,尤其是信得过的人。
这些人都是杨玄感千挑万选才留下来的,这些人将是他谋反的主力军!
杨家为这次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
杨素自知自己已经是功高震主了,杨广已经是对自己起了戒心了,所以他特意自污!
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所以后来杨素变的骄横倨傲,在朝宴上时有失作臣子的礼节,时不时还收受贿赂,逛青楼也是不甘人后,一时间名声败坏!
杨广是聪明人,对这样一个人他当然是更加的小心了,杨素也觉察出来了,所以,杨素死了!
等杨素去世,杨广曾经对身旁的侍臣说:“假使杨素不死,最终也得被诛灭九族。”
当时跪在东华门的杨玄感听到了这句话,当时就火冒三丈!可是最后还是忍下来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杨玄感一直等啊等,一直等到现在!等到今夜!
“诸位,今晚把诸位叫过来,那是因为事情有变,咱们也许得提前起事了。”杨玄感对着大厅中的人说道。
此话一出,大家都是把目光都聚集在杨玄感身上,有变?怎么回事?造反这样的事情怎么可以轻易改变?
“大人,这是?”下面一个白面中年人开口问道。
杨玄感放眼看去,原来是虎贲郎将王仲伯。
“玄邃,你跟仲伯讲一下事情的经过。”杨玄感冲着下首的李密说道。
玄邃是李密的字,称呼别人的字那是表示一种尊重。
李密心里有些不舒服,因为这次之所以要提前起事,和自己有关,现在杨玄感之所以自己不说出来,要借自己之口讲出来,其实也就是有敲打之意了,要他做事再小心点。
虽然心中微微有怨言,可是李密这时候也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听杨玄感的话,帮大厅中的众人解惑。
“上次大人派我去和那百晓观交易,取那万归藏,可是差点办砸了,因为有人在半道上设了局,想要夺走我藏有万归藏的玉坠!”李密慢慢解释道。
“赞某记得,那次据说还是萧守仁出手,所以才没有让李大人白跑一趟,可是这和这次的事有什么关系呢?这都大半年的事情了。”有人疑惑出声道。
声音是从李密的右边传过来的,李密把头一偏,一看,原来是那是那汲郡的赞治!
冲着赞治微微一笑,然后慢慢说道:“赞大人说的没错,的确如此,当时在李某身边盗走玉吊坠的小丫鬟已经松口了,昨天已经说出了指使他的人姓名了,这就有关了。”
“哦?那是?”赞治惊讶地问道。
李密并没有立马就说出那人的姓名来,而是环顾四周一圈,然后才慢悠悠说出那人的姓名。
“张、须、陀。”李密一字一顿地说道。
当听明白李密嘴里那人的名字之后大家的脸色都变了,可见张须陀三字在这些人心目中有着怎样的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