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零六章 中英印度条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零六章 中英印度条约 (第3/3页)

队的舰长们传回的消息,仅仅只是中国海军使用了新型的鱼雷,关于线导鱼雷的事情却只字未提——————这也不奇怪,鱼雷撞上去后就爆炸了,炸完的鱼雷还能留下点什么?曰本人自然不可能分辨出爆炸的究竟是声自导鱼雷还是线导鱼雷了。

    另一方面,当刘云的这支舰队返回菲律宾时,新的潜艇部队也已经抵达印度海域,等待着新的猎物出现。

    与此同时,国社政斧却已经和英国,签订了决定印度未来命运的条约——————中英印度条约…根据条约,印度将会被分割为包括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在内的7个读力国家,当然,斯里兰卡并不包括在内。同时,还有许多零零总总的协议存在着。

    而为了能够让英国同意这一点,国社政斧也做出了许多让步。

    比如说承诺不再印度这七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驻军,同时允许这七个国家继续留在英联邦国家当中等等…对这些,严光并不是怎么很看重,所以也就点头答应了。

    毕竟对严光来说,消除未来印度可能带来的威胁才是最重要的,而被分割成七个部分的印度,显然是不可能对中国造成什么威胁的。

    至于不驻军和英联邦什么的?

    到时候驻不驻军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何况只要掌握了斯里兰卡,在不在印度驻军也就是件无所谓的事情了。

    而真要是驻军的话,直接驻就好了。苏伊士运河的时候,英法两国不也想干涉一下吗?结果美苏一句话,他们还不是灰溜溜的走了?

    另外英联邦什么的,在后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是英联邦国家。问题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后,与其说他们是英联邦国家,到不如说他们是‘美’联邦国家更确切些。

    在后世澳大利亚已经成了美国的亲密盟友,加拿大更是差不多和美国同穿一条裤子了。至于英国这个宗主国?到了后来也不过是和这两个曾经的殖民地一个等级而已。

    如果不是英国还能发挥一下欧洲搅屎棍的作用,同时在联合国的席位上也有那么一票的作用,说不定英国在美国的眼中还不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呢…所以,答应那七个新国家留在英联邦也没什么,反正这七个国家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到时候稍加影响也就好了。而且像英联邦这样的东西,就和欧盟一样,能加也是能退的吗…等过个五六年,二战已经结束了的时候,让这七个国家退出英联邦,加入中盟也就是了…另一方面,丘吉尔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不过他却有把握在战争结束后让美国站到自己的一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

    在那次访问中他于密苏里州的西敏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当时这篇演讲被媒体猛烈抨击,因为此时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未破裂,很多人把丘吉尔看成战争贩子。可是到了今天又如何?最终美国还不是和英国站到了一边。

    现在也是如此,虽然中国和盟国还是盟友,关系也没有到破裂的地步。但是丘吉尔很清楚,当战争结束后,中国将会和盟国的主要成员国造成极强的摩擦。

    原因很简单,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占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其中的很多好处都是盟国成员国的。

    比如说法国的法属印度支那,美国的菲律宾和夏威夷,荷兰的印尼,英国的马来半岛,印缅及香港等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属于英法美等国的,可是现在却都成了中国的势力范围…现在是战争期间,盟国自然不会先和自己的盟国起矛盾,可是等到战争结束后呢?难道盟国的成员国就甘心自己的利益被另一个国家侵占吗?

    到那个时候,丘吉尔自然有把握,将美国拉拢到自己的一边。

    事实上,在德国开始一步一步退回己方境内后,丘吉尔已经开始考虑在战后恢复德国实力的问题了。

    如果不是俄国是‘锤子镰刀主义’国家的话,丘吉尔甚至考虑过要不要顺便拉拢俄国一起进来围堵中国。

    只不过丘吉尔对‘锤子镰刀主义’的厌恶还要甚于中国,所以这自然也就是无法成行的想法了…不管怎么说,最终【中英印度条约】最终还是在燕京签订成功,而印度也被确定将会在战后被分割为七个国家。

    对于这个条约,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不少的印度人都认为印度应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也有不少的印度人对现在的印度并不感冒。

    另一方面,当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来后,已经在燕京盘踞多时的甘地,却是在签订的会场外黯然的看着天空。

    虽然在行人们的眼中看来,燕京的天空是很蓝的,但是在甘地的眼中却是灰的…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