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五章 猎虎登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百九十五章 猎虎登场 (第1/3页)

    应该讲zt-41坦克,就和历史上德国的虎王坦克一般。

    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如此。

    会这样,完全是因为严光本人的建议。

    当然,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作为一个半吊子的军迷,严光对虎王坦克的一些缺点还是比较了解的。

    虎王坦克,也称六号战车虎ii,当然,英国人那边则将其称作‘皇家虎’——————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英国人会这么叫。

    虎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生产的重型坦克。虎ii坦克较大部份是由豹式坦克所衍生出来,但设计概念却和虎i相似,设计目的是企图主导战场情势。其重型的装甲及强力的火炮虽然使得盟军望尘莫及,但由于数量不足及未能应用得宜,所以它对整体战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虎王坦克和虎i一样装甲采焊接而成,但虎王将装甲如同t-34一样做成倾斜状。车身外型和豹式坦克相似,大型炮塔即使因主炮沿中线放置而截成两半,空间也显得宽敞。80发的炮弹环状排列在炮塔四周和地板上,炮塔内也有许多摆置小物品的置物架。车长的顶塔视野良好,但大多数的车长仍选择将自己的头伸出车外。

    另外虎王坦克装备的长炮身88/l71毫米炮威力强大,在1000米能贯穿180毫米厚的装甲,在两千米能击穿垂直倾角30度的132毫米钢板,即使是is系列坦克、m26潘兴也无法抵挡,可以从盟军战车的接战距离以外开火,但因炮弹的高初速导致炮管磨损迅速,后其主炮改成两段式以方便更换。

    虎王坦克大概是二战期间单辆战斗力最强的坦克——————那些在战争结束后才出现的坦克就不用提了。

    虽然这样,但是虎王坦克依然有着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转向控制系统由于过大车重带来的压力,经常突然报废;而且衬垫容易漏油。

    另外,坦克的发动机不仅油耗惊人,还很容易过热甚至熄火。这是因为虎王坦克并没有采用为其专门开发的发动机,而是直接采用现成的700匹马力迈巴赫hl230/p45,该型发动机原本配用于较轻量级的豹式坦克(45吨)和虎i坦克(60吨),使其驱动重达近70吨的虎王坦克,是一种“小马拉大车”的行为,发动机必须时刻保持全速运转才能带动坦克,这必然会极大程度的减损发动机寿命并降低其可靠姓。设计厂家亨谢尔的员工,虎王的总工程师埃尔温?阿德勒战后解释道:“虎王坦克的故障频出,主要归因于未经测试验证便仓促投入量产。”动力系统的过度负荷是重型坦克的通病,而在虎王坦克上表现的尤其明显。

    本来,已经有一款专门为虎王坦克定制改良的hl234发动机被设计出来,准备为虎王坦克换装。该机采用机械注油技术(燃料直喷)取代p45系列的化油器结构,提高了燃烧效率,新款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预计在1000匹马力(736千瓦)左右,甚至还有增压方案能让发动机输出更多的动力。但是,由于第三帝国末期德国战事吃紧,资源匮乏,加之工厂和研究机构时刻受到空袭威胁,这些动力升级方案直到战争结束,都还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连一台工程样品都没能制造出来——————当然,能不能造出来,需要多少年才能造出来这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虎王坦克那近70吨的重量也成为它的致命伤,因为大多数的桥梁及道路皆无法承受其巨大的压力,一旦出现差错,只得将其废弃。而过度复杂的机械也成为一大问题。

    严光虽然只是一个半吊子的军迷,但是托后世一款名为ot,也就是坦克世界的俄国网络游戏的福,对虎王这种坦克多少也有些了解——————因此严光当时玩的就是d系,也就是德系的坦克,对虎王这款大名鼎鼎的坦克自然不会放过。

    也因此,严光必须要在游戏当中忍受着虎王那慢的要死的速度。

    所以在设计新式重型坦克的时候,严光并没有强调坦克的重量,而是强调可靠姓和机动姓的重要。

    因此最终设计出来的zt-41坦克,虽然在外形上和虎王相当类似,但是重量却只有60吨,这个时候在加上专门为zt-40坦克研制新式大功率柴油机。

    功率75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机,再加上60吨的重量,使得zt-41坦克能够以35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进行行驶。

    这样的速度,当然不可能同只有45吨重的zt-40相比,但在重型坦克当中也算是相当了不得了。

    另一方面,zt-40的正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相当于200毫米均质装甲的地步,侧面和后面则达到了100毫米,和虎王坦克相比明显要强上一些。

    另外在主炮方面,装备的也是105mml/68坦克炮。

    2000米的射程内,在使用钨芯弹的情况下,能够击穿现役的所有坦克,无论是从侧面还是正面。

    能够用60吨的总重,达到超越虎王坦克的地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工程师们和德国工程师们的理念不同。

    德国武器的一个特点,就是精密和复杂。虽然通常来讲这些德国装备的可靠姓还算不错,但是装备过于精密和复杂的话,无疑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比如说生产时所需的工时和成本,比如说后勤上的不便,比如说因过于复杂而导致的可靠姓问题等…zt-41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主要是因为他们极为注重装备的简化问题,因此虽然在外形上的确很虎王很类似,但是内部的构造却几乎是天差地别。

    也因为进行了简化的关系,所以在生产的时候也方便了许多。

    虽然不太可能像俄国的t-34那样,依靠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几乎能够形成坦克海,但是zt-40和zt-41依然要比黑豹和虎王容易生产的多。

    另一方面,和比较贫瘠的德国不同,虽然在进入新时代后这么说多少有些夸张。但是和绝大多数的国家相比,中国依然是属于地大物博的那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有着相当数量的稀有金属。

    因此在设计新式坦克的时候,这些新式坦克的装甲当中包含了相当程度的稀有金属。这也使得坦克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能让装甲的防护力相当于200毫米厚的钢装甲。

    只不过虽然拥有着相当于200毫米厚的装甲,但是在进入到1000米的距离时,在面对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的时候,zt-41的正面装甲依然显得相当的脆弱。

    zt-41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正面装甲厚度仅有120毫米的zt-40坦克了。虽然zt-40就和黑豹二差不多,但是很明显就算是黑豹二也不可能在1000米的距离内抵挡88毫米高射炮射出的炮弹。

    而且由于是在战场上,也不可能像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