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二战前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二战前夕 (第3/3页)

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做,毕竟这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

    国社政斧发展至今,在内部已经分出了许多个派系,比如说原来的四川系、旧有的北洋系和政斧成立后的其他新派系。

    而在这些派系当中,最有可能当选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四川系的宋鼎寒,另一个则是旧北洋系的徐世昌…

    前者自四川时期就跟随严光,后者则是袁世凯死去后北洋一系的领头人,两个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政斧内部都有相当的威望和能量。

    当然除了这两个人外,蔡锷和蒋百里也很有希望,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两个人都曾立下赫赫战功,这些战功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威望。

    只是根据规定,军人若是想要参与竞选的话,就必须永久姓的退出军队,而蔡锷和蒋百里显然没想过从他们深爱的军队中退出,所以最后严光的继任者只能是从宋鼎寒和徐世昌中选出。

    虽然这么说,不过在众人看来最有希望的还是宋鼎寒。

    因为宋鼎寒已经鞍前马后的跟随严光多年,而且虽然严光已经多次进行过平衡,但是四川系依然是国社政斧内势力最大的一系。因此在众人看来,宋鼎寒绝对会成为新一任的中国总统…

    只不过…

    出人意料的是,最后成为严光继任者的却是徐世昌…

    不管严光心里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在面对众人的疑问是他却只是回答道。

    “如果这一次选了鼎寒,你们觉得卜五还有可能等到下一任吗…”

    卜五,就是徐世昌的字…

    不管在历史上徐世昌究竟活到了多少岁,至少在这时世人的眼中,他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

    哪怕是在后世中国的人均寿命也才72,更何况是在这么一个年代,虽然在国社政斧成立后国人的人均寿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再怎么高也不可能高到72去,所以在世人眼中徐世昌随时都有可能…

    当然,在历史上他其实一直活到1939年的,也就是八十多岁,不过这点无论是严光还是其他人都是不清楚的…

    所以虽然严光的理由多少有些牵强,但最后徐世昌还是顺利的成为了中国的第二位总统。

    至于宋鼎寒?此时的宋鼎寒和严光的年纪其实相差不大,虽然这时他们已经是40多岁的中年人了,不过对宋鼎寒而言,不要说在等5年了,就算是再等10年也是没有什么的…

    ——————————

    由于严光有效的劝说,所以徐世昌很顺利的当选了中国的第二任总统。

    在竞选的时候,在来自全国的数百名代表当中,徐世昌一人独货了其中百分之九十八的选票,因为严光支持他…

    虽说在背后还有一个严光在,但是对于徐世昌来说,在70多岁的时候成为中国明面上的领袖,对他而言也是很满足了的。

    只不过…

    或许是运气不好吧,徐世昌才刚上任没多久,也就是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年10月24曰,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姓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这时中国奉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这次经济危机还是波及到了中国。

    虽然由于体制的问题,中国受到的损害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大,但是影响终究还是有的。好在靠着油田的收入,国社政斧在财政上一直都是很宽裕的,何况和西方的其他国家不同,哪怕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依然有许多的地方需要开发…

    还有基础建设…

    在后世,中国是靠开发房地产,可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很多地方却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多的乡镇城市才刚刚通上水电…

    投资这些基建设施只会对国家有益,却绝对不会对国家有害。

    于是在西方国家羡慕的目光中,国社政斧通过大规模投资基建设施,继续维持着经济上的增长。而且通过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等方面的投资,也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对哈萨克等省份的人口迁移和开发,更是给这种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等到徐世昌的任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哈萨克已经被经营成了一个年产钢铁三百万的中型钢铁基地,甚至就连中东的石油开采量也较往年提升了很多…

    然而就在中国依然在发展的同时,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却好像坠入了深渊一般…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危险的东西冒了出来…

    比如说,德国的纳粹…

    比如说,某个有着小胡子的下士…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