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一章 竣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零一章 竣工 (第2/3页)

,算塔尖的话106.4米。然后是同在纽约的1894年的曼哈顿寿险大楼,共十八层,屋顶高度为106.1米。然后是1899年的纽约公园街大楼,三十层,高119.2米。1908年的胜家大楼,四十七层,高186.6米。1909年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大楼,共五十层,213.4米。1913年的伍尔沃斯大楼,共五十七层,高241.4米。再然后就是1930年的川普大楼,共七十一层,高282.5米和同为1930年建筑的克莱斯勒大厦,共七十七层,塔尖高度318.8米,屋顶高度281.9米。最后就是1931年建成的帝国大厦了,共一百零二层,是第一幢超过一百层的建筑。

    另外必须说的是,除了第一座位于芝加哥的建筑外,剩下的建筑全部位于纽约,最高的也一直都是帝国大厦,而且这一荣耀一直维持到了1972年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建成。至于纽约最高的荣誉则维持到了1974年,芝加哥的韦莱集团大厦建成为止,然后就是吉隆坡的双峰塔,台北的101和迪拜的哈里发塔了…)

    ——————————

    虽然当时帝国大厦仅仅只建成了一半,但是只要看看那座虽然只建成一半却依然是世界最高的建筑,不少国人心里就已经升出了一种自豪感。这个时候再加上对严光本人的信任,虽然大厦还没有建完,但是大厦办公室的租出率却已经达到了一半,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增长。

    在另一个时空,位于纽约的帝国大厦在1940年前有许多办公室都是空置的,当时的帝国大厦甚至被戏称为“空国大厦”(emptystatebuilding),而此刻在上海订购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会造成这种结果一共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在帝国大厦动工和完工的时间分别为1929年和1931年,这一时期正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当然这对真正的有钱人来说自然是没什么的,因为帝国大厦会出现本身就是当时的美国富翁拉斯科布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而决意修建的。

    而且当时修高楼的还不止拉斯科布一个,川普大楼和克莱斯勒大厦也是这一竞争的结果。

    川普大楼一开始计划比附近的伍尔沃斯大楼还要高41米,更重要的是,这个高度会比克莱斯勒大厦计划的高度282米还要高2英尺。

    然而,克莱斯勒大厦在川普大楼落成后暗中改变预定建设的高度,一个高38米的尖顶被安置在克莱斯勒大厦的上方,实现大亨瓦特?克莱斯勒拥有世界最高建筑的梦想。

    当然这一梦想没多久就被帝国大厦超越了,因为拉斯各布害怕克莱斯勒抢了他的风头,所以在第一次对外宣布建楼计划时声称这幢大厦的高度“接近300米”,为的就是避免出现意外…

    只不过这些“该死的有钱人”虽然很有钱,而且有钱到可以随意挥霍的地步,但是这却并不代表普通的美国人也有钱。至少在那一时期,美国跳楼的人可是有不少的。

    而这时的帝国大厦却是在1925年完工的,距离历史上的金融危机还有四年的时间,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而这也和第二点有关,那就是国社政斧对工商业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结束后的两年里,虽然国社政斧的财政一直都很紧张,但是在这一时期国社政斧却一直坚持着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哪怕是在财政最为紧张的时候也是如此。

    而靠着英国人提供的两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约合两亿五百万银元)和严光在个人财政上的支持,国社政斧硬是挺过了这一艰难时期。

    而托着高尔察克那一千多吨黄金和中东油田的福,在挺过了这一时期后国社政斧一跃成为全球财政最富裕的国家。几乎每年都有近十亿银元的财政余额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一时期的国社政斧可以说几乎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政斧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国社政斧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展开了。

    第三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关于各方面的,如扩展“免费义务教育”的范围,增强和增多基础设施及医疗资源,在工业等方面赶超美国等。

    还有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刺激国内的工商业。

    具体的措施主要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上限,以及减免大量的工商税及其他税种,使中国成为税种最少税率最低的国家,以此来刺激工商业的发展——————反正靠着油田的收益,国社政斧每年都有好几亿的财政盈余不知道该用到哪,军费上的负担也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关系而减轻了不少,目前主要集中在陆军和空军方面,既然这样到不如减少杂税降低对百姓和企业的负担…

    也因为如此,虽然国社政斧在23年的财政收入仅和22年相当,但是在经济上的增长却是突飞猛进,在民间甚至产生了三家可以生产万吨级货轮的造船厂——————虽然这三家和严光拥有的几家相比几乎微不足道,不过考虑到“民企”两个字,这些民间企业家还是值得称赞的。

    同时由于赋税减轻的关系,百姓的消费水平也增高许多(这个时候没房地产),新的工厂和企业也不断的出现在全国各地。

    受益于新的政策,根据最新的统计,24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达到了13%,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达到了10%,当年的财政收入很自然的突破了三亿英镑这个大关。

    而在帝国大厦出租出去的办公室,至少有十分之一是由这些新增的企业租下的。

    ——————————

    当初严光为了建帝国大厦,不仅仅只是买下了建大厦所需的土地,同时也将大厦周围的土地全部买下,建了一座面积极大的广场。

    由于听说是严光要买的缘故,几乎所有的土地拥有者都很配合,甚至就连少数几个把这些土地当成祖业,别人来死活也不肯卖的百姓,在听说是严光要买后也都非常自愿的点头,甚至愿意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