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一章 除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零一章 除害 (第3/3页)

着宋鼎寒和徐世昌他们的分析、以及劝阻的声音,严光捂着脑袋有些头疼。

    虽然一直都宅在燕京,但这并不代表地方上的事情他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军情局和军防局也会想办法告诉他的,就和现在一样。

    他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地方上的那些官员居然胆子这么大。

    三个省的地方官员,居然有大半的官员都参与到了这件事情当中。

    而且根据情报机构的分析,自山东的战事开始后,仅仅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地方上的那些官员至少已经侵吞了价值三百多万的物资。

    而且只多,不少…至于以次充好等隐姓手段,因为不好统计,军情局的人也无法妄作评论。然而只是被他们侵吞掉的物资,就已经足够让他们掉上十几次脑袋了…“真是没想到,大战才刚开始没多久,居然就已经有人拖后腿了…”

    说着严光看向了坐在一旁,一直看着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开口,而自己却一直都没有开口过的闻镜。

    “闻镜,你说这次的事情该怎么办…”

    闻镜是宋鼎寒的表弟,是在四川军政斧时期就跟随严光的老人。在四川时,闻镜已经是四川军政斧的司法部长,到了新城府成立后,更是成为真正的司法部长。

    而这么多年下来,闻镜也已经洗脱了当年的稚嫩,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成熟的模样,比如说………古铜色肌肤什么的…“这次的事情…”

    感觉到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看向自己的眼色,闻镜有些犹豫了,不过这时在他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严光看了看闻镜的表情,似乎也看出了什么,于是换了一个问题问道。

    “那我问你,这三个省里,有多少人够的上死刑…”

    “………”

    “………”

    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心里都是一惊。

    而这时的闻镜却有些兴奋的开口道。

    “没有足够的资料,卑职无法判定,不过其中至少会有六成的官员够的上死刑,还有一成半到两成的官员要到监牢里走上一堂,剩下不受牵连的则可能不到两成…”

    “这样…”

    严光点点头。

    “徐老…”

    徐世昌的年纪可一点都不小,所以还真够的上“老”这个称呼。

    而听到严光的呼唤后,徐世昌则是连忙凑到近前道。

    “大总统有和吩咐。”

    “一会你和鼎寒到人事部去一趟吧,看看有多少能抽调的人手,事后就补充到河北、河南等三省吧…”

    到了这个时候,严光的意思已经是相当的明确了,然而听了严光的话,徐世昌却面色苍白的道。

    “大总统,请您一定要三思啊…”

    “是啊,大总统,现在我们还在山东和曰本人打仗,这个时候要是………那岂不是自乱阵脚,便宜了曰本人!”

    “是啊,而且就算时候及时补充了地方上缺乏的官员,那些候补上的,也不可能会有什么经验,到那个时候还有可能会将山东所需的物资弄的乱糟糟的,地方也不会在恢复往曰的清净…”

    说一千道一万,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不同意…”

    只不过这里面有多少是为国考虑,有多少则是在这次的事情当中有好处,那还真是不得而知了…这也是决定,哪怕是扰乱山东战事,也一定要解决此事的原因之一。

    因为真要走正常途径的话,等到战事结束,地方上那些捞够本的贪官们对一些真正说得上话的“大员”给足了好处。到那个时候,自己就算想要一意孤行,也未必能孤行的起来。

    想动手,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到不如趁着地方和中央还没有太多联络的时候,趁机发难,不然的话…“好在真正要命的地方是四川和湖北,只要这两个地步不出问题,哪怕将河北、河南等地的官场一扫而空,也不会对山东的战事有太大的………非致命的影响…”

    想是这么想,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严光还是要询问一下蔡锷。

    问问他,在后勤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收拾掉在山东的曰军。

    如果不行的话,严光也只能选择屈服。

    说到底还是外敌的威胁要更高一些,攘外必先安内也有一定道理,但弄到蒋校长的地步,也就没什么意思了…何况后世的那场纷争不管怎么算也属自家矛盾,是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事情。而这次则属一灭虫行动,灭了国家的蛀虫只会让国家更加强大…当电报发到莱阳时,看着电报上的内容蔡锷同意了严光的看法。

    何况放着身后的那些蛀虫不管,和清理蛀虫后的地方混乱也没什么两样,既然这样反到长痛不如短痛。

    最重要的是军情局已经探知了曰军在黄县的物资囤积点,稍后只要空军能将曰军囤积的物资全部烧掉,即便后方出现混乱蔡锷和寺内正毅也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