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国社党 (第2/3页)
如果说宋鼎寒还是那个上海某家不知名小企业的中层管理,国家社会主义这个名词他恐怕就连听都没听说过。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自从在严光手下任职后,宋鼎寒是和苏尼尔这个刻板的德[***]官相处最好的中国人,所以很多东西他也都从苏尼尔的口中听说过,其中就有国家社会主义…
除了宋鼎寒外,王耀武等人因为师承德系,所以对国家社会主义也不是很陌生。
朱庆澜到是不知道什么叫国家社会主义,不过在他看来能够巩固自己权位的就是好主义,而又能巩固自己权位,又能让国家富强的主义就是最好的主义。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蒲殿俊和张澜等人,毕竟他们都是很难用权利动摇的,不过等到严光和多少对国家社会主义有些了解的宋鼎寒、王耀武等人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后,蒲殿俊他们也都明白了什么叫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吗?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力量来对社会进行改良…”
虽然张澜等人多少有些忧虑这种主义会不会变成一种读才专政的主义,不过最后他们还是点头表示同意了,因为国家社会主义确实是最适合中国的一种主义。
在对朱庆澜、蒲殿俊和张澜等人解释过什么是国家社会主义后,办公室内的诸人总算是达成了共识。随后的几天,严光他们又对政党政纲的细节做出了一些设定,一个星期后,建党所需要的全部工作终于完成了。
“国社党…”
这个未来的中国第一大党,最后就在严光小小的办公室里成立了。
而在成立了国社党后,严光的头衔上除了四川军政斧的都督外,也增添了国社党党魁这一职务。
除了严光以外,国社党的第一批成员也包括了宋鼎寒、王耀武、朱庆澜、蒲殿俊、张澜和远在贵州的张百麟等人。不过在国社党成立后,严光也对王耀武等人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不允许他们在服役期间参与竞选或成为政党选举的候选人,当然如果他们退出军界那自然也就没什么了,不过只要他们还是现役的军人,就绝对不允许他们参与政治。
虽然严光对政治并不是很精通,但他也知道军人干政的弊端,所以他绝对不允许军人干政。
而对于军人不得干政,王耀武和冯难他们到还好说,朱庆澜却是比较难以接受,不过最后看到王耀武他们都无所谓的接受了,咬了咬牙后朱庆澜也只能接受了。
在成为了国社党党魁后,严光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广纳党员,毕竟政党成立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军政斧的凝聚力。
领命下达以后,那些早就已经投靠了严光的立宪派自不必说,川贵两省境内的诸多小党派纷纷被国社党吞并。那些前清遗留下来的官员在得知国社党是严光亲自成立,并且自任党魁的政党后,也都投入到国社党的怀抱当中。
同时严光还对各州县的名流士绅抛出了橄榄枝,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州县,军政斧虽然在名义上掌有川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