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九章 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九章 炮 (第2/3页)

五六万保路军,再加上渝城原有的巡防营和水师,一共六七万人的军队便是一个无底洞。

    渝城在此时的四川仅仅只是一个重镇,虽然是仅次于成都的重镇,但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四川省府的成都相比,最重要的是税金什么的通常都会流向省府,而非重镇…

    蜀军已经不再是保路军,保路军的时候他们不需要军饷是为了保路。如今为了保路的人已经走了,剩下的有的是为了前程,有的是为了兄弟义气,更多的则是为了那几块大洋的军饷…

    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哪怕每个月的军饷只有5块大洋,一个月下来也需要5万银元,蜀军六七万人每个月至少需要30万银元,再加上这些士兵们的食宿问题…

    然而几十万银元?蜀军政斧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来。

    本来以张培爵和杨庶堪他们在四川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和面子,向当地的士绅凑个几十万银元解决一下眼下的难关还是可以的,但由于成都的四川军政斧早于蜀军政斧成立,再加上四川军政斧发布的收揽民心的免税政策,如今在四川的正统地位已经是深入民心,张培爵的蜀军政斧反倒是名不正言不顺。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有可能捐款的士绅们退了回去,最后凭着老关系老面子张培爵他们也仅仅只是凑到了几万大洋,刚刚够几万士兵的伙食费而已…

    “达三兄,在让下面的兄弟们支撑一下,告诉他们只要撑过了这一关,军饷就能发下去了。”张培爵苦笑着道。

    只要能撑过这一次,蜀军政斧的地位也就稳固的多了,向那些熟悉的士绅们讨要捐款自然也就容易许多…

    其实这种事情张达三和王天杰他们很熟悉,要知道在保路军刚刚兴起的时候,因为缺乏经费,在每攻下一个县的时候,便会到当地大户的家中去讨要一些,这个时候如果大户们愿意施舍,自然就是革命的好战友。可如果吝啬如铁公鸡的话,那你就是和满清政斧一伙的反革命,直接抄家不解释(史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