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沈比利 (第2/3页)
树蕃的陕军也有几万人,兴帅还要图谋甘肃,两个新编师,和一个骑兵旅会不会少了点。”
“无妨,只要北京这边打赢了,再下一纸调令,免除陈树蕃的督军职务,陕西好下。另外段合肥倒台之后,日军既然不想跟我打,就再也没有与东北军对峙的动机了。再投送几个师到甘肃也不难。”叶重道,“西北是块好地方啊,被陈树蕃和张广健两个家伙占着还真是糟蹋了。”
“要我说,把整个民国的版图都纳入到兴帅的治下才不算糟蹋了。”王厚纯的话顿时惹起一阵轰笑,不过这些人眼神却是有些灼热。
¥¥¥¥¥¥¥¥¥¥¥¥¥¥¥
关内局势紧张,东北的几支军队也在来回的调动,不过仗要打,建设也要搞,辽东南的难民纷纷返回到了原来自己的家乡,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了热火朝天的重建工作,除了日军刚进入盖州时来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东北军报复性的杀俘之后,日军就收敛了很多,实际上百姓的死伤并不大。跟当年的清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死的人可不止这么一点。
当然,除了经济上的建设,同样还有军事上的建设。
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仍然严寒无比,天地间素白一片,而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海外却是一片碧海蓝天,火热无比,好在有海面上不时吹过来的海风让人感觉到一阵阵的清爽。
一艘客轮驶进了澳大利亚昆士兰洲的一个港口布里斯本。身着笔挺中山装的车向忱,还有身后的彭宇看起来与四周的白人出入很大。不时有人奇怪地朝这边看过来。
车向忱带着彭宇按情治部门提供的地址,又雇佣了三匹马和一个向导,来到了昆士兰洲中部的一个采矿小镇,克勒蒙特。
此时的澳大利亚还处在开荒时期,放眼望去,到处是一望无迹的草原,人烟稀少。
克勒蒙特的居民并不多,车向忱操着一口熟练的英语用一根烟的代价,向克勒蒙特的一个矿工问到了沈比利的住处。
“请问沈比利先生在家吗?”车向忱来到一间破旧的小屋前,声音不大不小。恰好里屋又又能听得到。
“你们是中国人?我是比利的母亲玛丽安,找比利干什么?”走出屋子的是一个白人玛丽安,他的丈夫就是上海人,因此看到车向忱,彭宇的时候,有些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十分热情。
“是的,尊敬的玛丽安女士,我叫车向忱,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您的儿子是欧洲战场上的英雄,我们听说了他的英雄事迹才找过来,有些事想找他谈。绝对不是坏事。”车向忱道。
“你们进屋子坐吧,很简陋,不要介意,来自中国的朋友。”玛丽安又向里屋唤了一声,“阿特丽斯,去把你哥哥叫回来,家里来客人了,要找比利。”
沈比利家里确实很简陋,或者可以用寒渗来形容。唯一能看得上眼的是几件新的农具,应该是沈比利从欧洲战场回国后用从战场上赚回的钱买来的。
“玛丽安女士,看起来你们的处境并不怎么好。”车向忱和彭宇有些奇怪地道。
“是的,车先生,克勒蒙特小镇上的人基本都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