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1章 摘桃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1章 摘桃子 (第2/3页)

。 以前通辽仿日造的三八式 105重野炮 放在民国来说,是镇军利器。 不过跟日本军囘队的装备比起来就要逊色一些了。 现在 奉天兵工厂仿造出了德式的这两种口径的火炮, 东北军和日军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假以时日,正面战场上与日军抗衡,并非难事。” 蒋方震看着眼前的大炮,眼睛中闪动着莫名 的光采道。“萧处囘长,这两种口径的大炮性能怎么样?”

    “从德国过来的技师 在兵工厂的工作还是相当严谨的。 这种120mm口径的火炮与德军原来的制式装备性能已经相当接近了, 不过奉天兵工厂的制炮机械才刚投入生产不久,很多机器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调试, 因此对于 生产难度更高的150mm 重型榴弹炮, 性能比起德国的原产货要逊色一些。 实际口径 149.7mm, 炮管长 17倍口径, 高低射界 -11度 –45度。 水平射界5度, 炮弹重44公斤。 大炮全重 2250公斤。 3到4百发炮弹。”

    “大炮的质量要想办法提高。 军火要装备几十万东北军,不能把军火把成艺术品,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又要兼顾到火炮的生产规模。 ” 后世二战中 苏联有一种122mm口径的火炮性能非常出色,不过整体上大炮的使用寿命是不及德军的。 炮管更换率比起德军要高得多。可质量虽然低一些, 苏联却是用量的优势, 再加上俄欧的严酷的气候,生生挡住了德军。

    “是,兴帅, 另外兵工厂还根据德国的105mm口径的火炮,对东北军现役的重炮进行了改进。 在炮身减轻了20公斤的前提下, 威力增大了将近六分之一。” 萧迪道。

    “现在三种口径的火炮产量怎么样?”

    “现在 105, 120, 150mm 三种 口径的火炮 月产量分别是 4门, 2门, 1门。 这次从欧洲采买了大批的机械, 今后奉天兵工厂主要负责 造炮, 还有一批制炮机械在调试阶段, 预计到后年底, 奉天兵工厂的建造全部峻工后, 就算以后不再添加机械,重炮的生产枪囘械能再番两番左右。” 萧迪回答道。

    整个奉天兵工厂从选址到峻工 要花将近4年的时间, 跟通辽兵工厂比起来 可谓是龟速至极了。 不过两者意义不一样, 通辽兵工厂主要是解决 最基本的自给自足问题, 涉及的军火只是步囘枪,中小囘口囘径的火炮, 工艺上简单了很多不说, 而且需求压囘倒囘一囘切, 叶重是做了诸多准备, 集中了全力才让通辽兵工厂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投产。

    而奉天兵工厂的情况不一样, 主要是造炮, 中,大型口径的迫击炮, 这些重炮,还有大量的75口径的火炮。 叶重也不想因为赶进度, 给奉天兵工厂留下一些隐患, 慢火出细工。

    而且现在东北 到处都要用工用人, 王永江找叶重抱怨过几次, 要统筹全局,因为建造奉天兵工厂占用太多 的资源,影响了其它方面就不好了。 就目前而言,一个月有7门重炮,一年就是84门, 而且生产的主流还是75口径的, 以东北目前的财政情况,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