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两败俱伤八 (第2/3页)
讽刺的道:“莫要说了,你的计策很周密,并且可以让郑氏焦头烂额,但是想搬倒郑氏,却不行。莫须有始终是莫须有,郑氏没有明目张胆的造反之前,明皇就不可能直接铲除郑氏。这一点你应该明白。”
“没错,本官是明白。”杨钊笑意盈盈的道:“可是你也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郑氏士族中的害群之马。郑凯可以造反,起于的郑氏纨绔子弟呢?一个不成,两个三个呢?你难道指望那些纨绔子弟去分析局势,理清关键,然后以清醒智慧的头脑来判断自己该如何做吗?”
这么说的时候杨钊很自信,因为不久之后确实有几个喝过三鹿的郑氏子弟在长安城造反,被闻讯而来的京兆府执金吾卫给三把两下灭了个精光。那几个倒霉孩子死了不要紧,郑氏也受到牵连,被老男人几番打压,最后被李林甫为首的赵郡李氏死死压住,再也没有了出头的机会。沦落成为一个小士族,进而慢慢消亡。直到五代十国,消失干净。
有着预知未来垫底,杨钊当然信心十足,他所要的做的就是大大加速这样一个过程,郑氏在牛叉也不能一手遮天,这大唐朝终归是李氏皇族的。为了这一点,年富力强,且权力yu望极盛的李隆基什么都干的出来。
当然能顺便带着李林甫一起倒霉。等着看两败俱伤就更完美了。
只可惜的是唐不言却不这么认为。“退一步海阔天空,杨子午,你不怕因此而粉身碎骨吗?”
唐不言看到杨钊胸有成竹的样子,就不由得打击道:“你以为郑氏只有表面上的那些势力吗?你以为他们会束手待毙吗?又或者你认为你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可以为所欲为吗?”
“你说的这些都不能。”杨钊淡淡的道:“你已经杀过本官一次,郑氏更不会跟本官握手言和,既然他们想要我的命,那他们就得付出代价。”
懒得在罗嗦下去的杨钊,说出来的话却让唐不言心寒无比:“你以为郑氏还能就得了你吗?从化妆成李大棒槌进入这卫所大牢的那一刻,本官就没有想过要将你带回京城。”
杨钊两只眼睛犹如探照灯一般的看着唐不言,说道:“要么按照本官的意思,写出郑氏暗中积蓄力量蓄养死士,映射郑氏要造反的供词。这样你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要么本官杀了你,然后伪造一份这样的供词,说你越狱不成被击毙。这两条路,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