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令牌的来历 (第2/3页)
的看着杨钊,这里面哪一个是普通百姓得罪的起的?还就这些?而且还一连得罪四个,一时之间张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儿你到底在外面闯了甚子祸事?要殃及家中。”
看着张氏冷面不语的样子,杨钊只好解释起来,将当时张方来的目的,孙大山怎么灰溜溜的回去,今天又是怎么讲刘学政给整趴下等等一切事无巨细的全部讲了出来,这个时候想瞒也瞒不住,外面的议论铺天盖地的,张氏迟早会知道。
说完杨钊开始抱着头,缩在椅子上,做犯人被警察抓捕状,等着自家老娘的*。
张氏一脸揪心状,根本没有打人的意思,如今都火烧眉‘毛’了,再去敲那两拐杖还有什么意思?
“我儿倒是不让为娘省心,唉,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事到如今当如何是好?”张氏出心的不想搬,但孤儿寡母的不搬又能如何?“当真没有甚子转还的余地了?”
转还的余地?杨钊愣着想了一下,好像还真的有:“娘稍等一下。孩儿去去就来。”
说着杨钊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半晌手里拿着一枚令牌走了回来:“娘,您看看,可识得此物?”
“这……这是?”张氏瞥见令牌,眼前一亮,好嘛,谁说自家孩儿只会惹祸来着?“这是孝廉令?我儿可知此令的含义?”
含义?啥子含义?这玩意还能号令天下不成?杨钊想起了以前电视剧中到处飞舞的腰牌令牌信物等等玩意儿,这东西不是很普通吗?“孩儿还真不知道这东西有甚子含义。望娘能为孩儿解‘惑’。”
其实杨钊想岔了,孝廉令这东西,在这个时代确实不是一般的玩意。
“这我儿就有所不知了。”张氏仿佛心中大定一般,娓娓而言道:“此物首创于前朝炀帝时期,当时炀帝卖官粥爵,苦于无信难成其事,便造一令牌为证。不过此事至我大唐得天下后便被废止。”
听到这里,杨钊心道,看,我说谁好心送东西呢,原来这玩意本身就不是好东西来着,好东西谁会白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