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真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章 真相 (第3/3页)

罗马人的统治下生活艰难,就开始使用自己的能力替他们治病,我曾把两个重病未死而被埋葬的人救活,从此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是神的使者,愿意跟随我,我也利用这种影响力来传播教义,暗中联络各地不满罗马人暴行的人,准备反抗罗马人的统治,把罗马人赶出耶路撒冷,这就是十二门徒的来历,他们都是反抗者。”

    “那么最后的晚餐呢?”

    “眼看各地的反抗情绪越来越强烈,我们认为时机已经到了,于是就在逾越节前夜在耶路撒冷城郊的橄榄山麓的客西马尼园秘密聚会,商讨在各地举行起义的事情,要统一时间和口号,还要想着赶走罗马人之后耶路撒冷的局势,当时我们都很兴奋,认为胜利就在眼前,谁知道我们的举动早就被罗马人知道,于是我掩护他们逃跑,自己却被抓住了。”耶稣叙说道。

    按照耶稣的讲述这完全不是什么阴谋,只是一群热血青年想要反抗暴政不小心被抓捕,最后不幸牺牲的故事罢了,这种故事在任何一个被压迫的国家里都在发生着,只是这一个是发生在耶稣身上的,所以才有了历史上最大的反对犹太人的暴行,在这点上基督教要付上全部的全文字手打*责任。

    按照基督教的记载,是因为犹大的出卖导致耶稣被犹太祭司捉拿,押往犹太教公会受审。在受审期间,耶稣不仅遭受侮辱,还被毒打。为了置耶稣于死地,犹太祭司和长老把他捆起来交给当地罗马总督彼拉多处置。彼拉多本想释放耶稣,却遭到犹太人的坚决反对。不得已,彼拉多下令判处耶稣死刑。

    事实上在当时的耶路撒冷犹太人身为被罗马暴政统治之下的臣民,并没有审判耶稣的权力,更不可能去向罗马当局施加压力处死耶稣。

    《新约》的编纂者故意把彼拉多描写成一个优柔寡断、善良通达的总督,蓄意淡化他的杀人罪行,说他是最后很无奈地屈服于犹太暴民的压力,才判耶稣死刑。在真实的历史上彼拉多生性残酷、办事独断专行、为人暴虐无情,是一个杀人不贬眼的刽子手,常常不经审判就屠杀手下的臣民。

    《新约》的编纂者置历史事实于不顾,把杀害耶稣的罪过移接到犹太人身上,真是用心良苦。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它可以传播善良,也可以为虎作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