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6节 宗教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6节 宗教改革 (第3/3页)

的泰和殿。

    改革中所倡导的官场拒绝一言堂,就同一件事发表不同意见,不只是指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同样如此。

    吴凡此行就是向持反对意见的参议官表述自己的主战观点。

    经过半个小时的辩论,吴凡的主战观点最终获得绝大多数参议官支持。曹冲得到消息后,再次将诣令送交这里,新一轮的投票结果显示,支持与反对的比例为257:73,远征羌人的诣令由此获得通过。

    此后,张辽挂帅出征,领中央军三十万,汇合益、雍、南中三州兵马,共六十万人远征西北大漠。随同远征军的,还有大量军资器械,工匠,粮草。

    半年后,书接前文,就在炎黄教以洛阳为中心的初步传播网刚刚形成之际,远征军已将羌人击败。西北荒漠广袤地区,也就是今日甘肃和宁夏全境,以及部分新疆地区,纳入中华版图。

    远征军凯旋而归,从益州到洛阳这一路上,沿途所经县郡,民众欢呼雀跃,喜不自禁。

    但是,随着张辽回到洛阳,一个令人难以高兴起来的消息也从张辽口中吐露出来:

    羌人虽被击败,但并没有彻底地丧失元气,而是收拢残兵败将,又逃往南方更加苦寒的地区。在那里,中土将士极为不适,走得久了就会上气不接下气,体虚乏力,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连饭都无法煮熟,每天吃着半生不熟的米饭,加之恶劣的环境,上吐下泻者与日巨增。不得以,张辽才率军返回。

    张辽的叙述令元老们惊诧不已。吴凡在稍一思索后,马上明白过来,张辽所说的这片苦寒之地,必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由于平均海拔高达4000~5000米,造成空气稀薄,大气压力减少。将士们之所以走得久了就会上气不接下气,是因为青藏高原上的氧气不如平原充沛,而饭无法煮熟,则是大气压减小致使水的沸点降低所至。

    本来青藏高原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以目前汉人的生产力水平来讲,就算疆域扩展到那里,也是难以居住;因此,包括吴凡在内,是没有人主张去率军占领那块不毛之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