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 (第2/3页)

都必须传承下去。若是强行割裂,那么这个民族离消亡亦不远矣。

    西方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时期衍生出不同的文化,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并没有传承下来。以致他们的文化都是短暂而底蕴不够深厚的,一辆名贵轿车和一件古董瓷器,或许在某一时期价钱相等,甚至轿车比瓷器更贵。然而五十年、一百年、一百五十年后,轿车已经是废铜烂铁,古董瓷器的价值依然,甚至更高。

    这个比较,或许就能看出东西方的文化的不同!

    至于第三层的同心圆,才是国家,或者说是制度。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相对适合的制度,能寻找到这相对适合的制度,那么民族大兴便离此不远矣。

    同心圆的第四层,才是曹植重生前那个时代所一直鼓吹的经济。事实上经济要发展,真的很难吗?只要政通人和,奠定了适合的制度基础,没有战luàn,基本上要发展经济,一点都不困难。相反,若是强行将经济放在第三层,制度不全纵使经济发展上去了,也会滋生**以及其他问题。第三层如此,若是将经济放到第二层,那问题更严重,产生的不仅仅是**,而是对整个民族文化进行破坏,长此下去,民族亦将消亡。

    可笑的是,曹植重生前的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一个年代。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同心圆的第一层,也是最核心的人类传承,竟然进行了生育限制。即便那时代婴儿存活率高了许多,但这么做的恶果,数十年后自然会吃到。

    同心圆的最后一层,也就是最外层,便是科学技术了。其实这一层与第四层的经济,倒是可以互换的,双方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一点,倒是不必追究太多。

    毫无疑问,同心圆理论是越内层越重要。然而人的认识往往是由外及内,人往往最先看到的是最外层的科学技术,而后是经济,而后是制度……这也是为何,历史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落后于西方,改革是先从科学技术再到经济,再到制度。然而最后改来改去,都不成功,或许要到大部分人,都能将东西方两个同心圆的内容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找寻到适合的路,才能成功吧。

    曹植很幸运,他重生来到汉末,这个中华民族还处于领先的时代。而更重要的是,曹植的内心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的改革理念。将汉末这个时代,放入五个同心圆内,除了核心层没有出问题外,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问题。第二层的文化观念有谬,应该予以纠正;第三层的制度已然崩坏到不适合这个时代,需要大改革;第四层的经济、第五层的科学技术都有改善的空间。

    曹植要推行的改革并非由外及内或是由内及外,而是四层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最快最彻底,当然也只有luàn世,才能这么做。若换到承平年代,早就被既得利益集团打垮了。

    扯远了,当曹cào知道这些产业都是曹植置办起来的时候,却是忍不住说道:“植儿倒是给了为父一个惊喜。你这天然居和茶坊办起来,为父出钱粮养着的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他们的钱粮却是再次回到我曹家手中了!哈哈哈……”说完,曹cào自己当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曹cào的大笑也属正常,自从迎天子到许昌这段时间,发给朝中那帮米虫的钱粮,让曹cào也有一种ròu痛的感觉。在朝中当官的,不管是灵帝时代买来的,还是刘协落难长安时胡luàn封的,起码人人都是大官。年俸两千石的不在少数,一千石、六百石的更是一捉一大把,这些米虫,曹cào不能不养,因为要靠他们维系朝廷这块招牌。

    原本按照东汉初立下的规矩,俸禄是一半钱一半粟米的。但是由于五铢钱贬值,那些米虫都不愿意要。曹cào也无法,只能全部改为粟米。历史上官渡之战中,曹cào缺粮,却是有不少的粮食都是落入这帮米虫的手中呢。

    现在曹植置办了这天然居和茶坊,却是利用商业的手段,将被这帮米虫吃进肚子里的米粮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