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权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权书》 (第2/3页)

控制完全是自己说了算,但是要写些什么曹植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

    既然是要写书,那自然不能拿些诗赋来滥竽充数了。曹操本人虽然提倡诗赋,但那其实只是曹操与世家对抗的其中一种手段,在这时代的人眼中,诗赋只是小道,正道还是要数经学和文章。

    曹植回顾了自己历史上的一身,发现自己所留下的大都是赞颂和抒发感情类的诗赋,真正于国有大用的策论文章却是一篇也没有。如若按曹植自己的才学,写一篇于国有大用的策论还是勉强能写出来的,虽然用词方面不如古人,但现在自己还是孩童,写了出来众人也不会见怪。但问题是,自己时间不多,要用文言文写一篇策论,曹植自问没有两、三个月不能成事。想到这里,曹植暗暗苦笑道:“事急从权,看来只能借用一下后人的作品了。”

    曹植并非迂腐之人,而且借用后人的作品也不是第一次,之前的虽然只是信手借来了一、两句,但也是借,这次只不过是篇幅大一点,借用整篇文章罢了。

    既然想到,曹植便立即行动,走到案桌之前,打开了一块绢帛,取过墨条,倒了些水在砚台之上,继而缓缓地磨起墨来。这时代也没有文房四宝一说,但毛笔、墨条这些却是有了,不过并没有后世那么讲究罢了。

    一炷香之后,“霍霍”的磨墨声停了下来,而整个房间内也充斥了墨香,曹植在借着磨墨的功夫,已经将心态放平。取过毛笔蘸了些墨水,目光落到那洁白的绢帛上,却是闪过一道精光,顷刻间精、气、神汇集到一起,提到极点!

    就是现在!

    蘸了墨水的毛笔忽然落下,“哗哗哗”地在洁白的绢帛上写了起来!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