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襄阳,赵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百四十七章、襄阳,赵云 (第1/3页)

荆州,襄阳。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交通优势,历史上一直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商家必争之地,同时,这里也有许多历史闻名的名胜,如鹿门寺、古隆中,其中隆中乃是卧龙诸葛亮“隆中对”之处。

    襄阳区始建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县以北的地区;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至王莽新朝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属荆州南郡。

    襄阳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自然也为它带来了无限的好处,虽说也经历了一番战争之苦,但经历了累年的修养生息之后,襄阳的发展却明显比其他地方要更快更好得多,如今通商发达自不用说,虽说朝廷的政策一直都是重农抑商,而且这也几乎成为了历朝统治者的一个传统,但是这并不妨碍因为通商其中的巨大利益牵引而去从事着这在这个时代里明显极其下作的行业的人数目的不减反增,不过这倒是对于襄阳的繁荣很有促进作用。

    人口是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至少从今年来襄阳逐渐增加的人口中,也可以看得出点儿端倪来。

    西汉武帝时期,华夏的疆域第一次基本定型,同时也是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与西汉初百废待兴、只能是信奉黄老休养生息的局面比起来,这个时候国内的环境无疑是要好上了许多,人口到这个时候也经历了大量积累,基数颇大;但又因为汉武帝对匈奴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国力,也使得国家人口也有不少减损,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的3600万锐减到了3200万;不过幸而之后经过“轮台罪己诏”,汉武帝后期的一些政策趋于缓和,也渐渐的减缓了这种紧张局面,及至汉平帝时期,已经激增至了1200余万户5000多万人。

    而后经历了王莽新朝,之后便出现了绿林的赤眉起义,烽火遍地,群雄诸侯混战,使得人口又开始减少,到了东汉光武帝初期,已经只剩下了400万户不到3000万人。

    如今是汉灵帝光和六年,虽说自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