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卷 天下纷争_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大狂(清风求鲜花!) (第2/3页)
徽虽然对我有些不敬,可我却不能对他太过无礼,怎么说庞统、徐庶都是他的徒弟,若是我太过分,让这两位大才有所不满,岂不是得不偿失?故而对于司马徽这个倔强的老头,我只能让他自生自灭,就算他要去投奔刘备,我也同意,就连路条都开出来了。只是没想到,司马徽却无颜投奔刘备,可荆襄的才子们都感动了。我的度量让这些才子再次看到了希望,很多本来想隐居、出走的人都报以观望态度留在了荆州,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本来我想直接把庞德公和黄承彦请出山,可是他们都拒绝了,我好说歹说都没用。最后还是庞统和黄月英保证说服他们,只是司马徽,我基本没希望了。就连身为司马徽弟子的徐庶都碰了一鼻子灰,外人根本无法说动他,除非请诸葛亮来或许还有些希望。既然这三个老家伙说不动,我只能把主意打向荆州其他的人才,比如说蒯越、王粲等人。
蒯越的确很聪明,他比蔡瑁的觉悟高多了,这也是历史上蒯越比蔡瑁活的长久的原因。我刚接管荆州,蒯越就已经把我的政策法规在家族里实行下去,没有执行的一律按律治罪,甚至不惜动用家法,将一些顽固者除去。蔡瑁虽然也将我的政策法规在族中颁布,但他远没有蒯越做的彻底,在他看来,怎么说蔡家也是敬献荆州的功臣,就算有点xiao错也该原谅。殊不知,我最讨厌这种居功自傲的人。就算是吕布违反了军纪,我也毫不留情,何况是xiaoxiao的蔡家?
由此可见,历史上,曹*杀蔡瑁虽然也有中计的因素,但大多数都是因为蔡瑁不识时务。若是曹*进荆州之后,蔡瑁就把自己的势力解散,并把手中所有权利上jiao给曹*,做出一副任杀任剐的态度以表忠心,再由曹*手中接过军权,他就不会因为一封离间信而死了。别看这一来一回似乎多此一举,可是其中的信任和忠心会让蔡瑁受益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