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见南山(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见南山(下) (第2/3页)

守御之事,经过了此前的战事,虽然说将文聘在这里数年的功绩给完全的打散了,使得这一切都需要文聘重新来布置,不过因为这一次的战事,倒也让文聘见识了之前自己布置的那些个优劣之处,倒也是展示中的幸运.

    当然眼下荆州自是没有力气和精力来完全的给文聘来重新布置江↓成的防守,不过即便如此,这座看似破烂的江夏城,但有荆州兵马的驻跸,江东人却也不会再轻易的来侵犯了.

    而且屡次精力了战事的荆州之民,也是对于能够保住自己享受的荆州的政策很是感到由衷的自豪的,这样的精气神,使得此时的江夏城,虽然城墙并不比之前的坚固,也没有之前的守御的工事完整,可是如今的江夏城可是要比之前的江夏成更为的强固,毕竟人心齐,却是泰山也难易.

    江夏城此时当然还在继续着他们的修缮,而甘宁领着水军,如今也已经将自己的大本营从江陵城给迁到了江夏城附近的夏口港,一者,他们可以和就近的江夏成彼此为翼护,另外,却也因为此时曹魏方面的水军在再次的受阻于荆州之后,眼看着对于荆州已经是畏若险途,不可轻至,故而,对于如今的荆州人来说,需要防备的可也就只剩下江东的水军了,将大本营移到江夏,却是可以更加近距离的威胁到鄱阳湖附近,不论是柴桑,又或者是庐江,等江东的城池,对于如今的荆州水军来说,自然是旦夕可至的.

    有了甘宁的这番举动,使得江东人不可能不对呀这些沿着大江两岸的城池加以防护,或许之前的江东人还会因为淮南之地操于己手带来的利益更为的欣喜,不过如今对于兵力已经显见不足的江东来说,这看似膏腴之地的淮南,却也是他们的苦难之源,毕竟对于这些年中,已经投入了许多的人力物力,将淮南当作了自己根基之地的江东来说,淮南却是不可能轻易的给撇弃的,而在如今看来,这些地方,更是不能轻言放弃的,毕竟眼下江东六郡之地,已经在荆南的各方部队的威胁之下,虽然这里本就是江东的立足之本,不过相比较之下,淮南的出产,不管是人力,又或者淮南的粮食产量,可都是江东战力的极大补充.

    对于这里可以看作是江东在危难之际,可以支撑的源泉的.

    故而在看到荆州水军在甘宁的统领下,将大军给迁到了江夏,使得孙权也不得不在万分剑南的情况下,从淮南之地,再抽出些兵力不从到沿江各地的防御之中,当然作为他的首府要低的建业城,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江东的如此举动,对于荆南的诸将来说,当然是好事.

    因为甘宁这一举动,可是让他们在仅供江东本土的时候,可以少了许多当面之敌的拦阻,如此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怎么不能称之为轻松之极的好事呢.

    在攸县的张飞等人,自是在时刻关注了江东的局势,尽管此时他们本来应该更加的关注在永州的战事,不过毕竟此时雍州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却是相距的太远了,尽管他们也有心去雍州相助,刘备和关羽,对阵曹操,可是那么遥远的举例,使得他们也只能是表达一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意思了,而作为 对于雍州的诸位最好的支援的,此时对于他们来说,也就只剩下,将江东这里的局势,好胜的做一个了解来的好了.

    江东的局势说起来,却是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境地了,这倒不是说眼下荆州大军随时可能涌进江东之地,这虽然也可以说是一个相当严重的威胁,不过相较于其内部的不稳,这些事情,也可以说不是那么的严重了.

    在江东的大军,被周瑜和鲁肃等人给带回江东之后,作为江东之主的孙权,自然是有些高兴的,不过他这个时候却是正准备对于此次出战的有功之臣大加厚赏,一鼓荡此时本就零乱不堪的江东大军的军心士气,好让大家能够有勇气去应付当下可能要面对的那些甚是可恶的荆州兵马的侵犯的时候,却是从江东爆发了一个令人很是惊讶的消息.

    却是江东的大都督,向来是江东军心士气至表率的,周瑜,在领着大军会转了江东之后,却是于无声无息之间就那么给消失了.

    对于能够出现这样的事情,自然让江东的上层人物都很是震惊的,尽管在近来这些手眼通天的人物,多少也知道作为江东之主的孙权,对于周瑜的位高权重,多数时候也表现除了一定的忌惮,不过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江东本就不怎么妙的前景,再这个时候却是更见了昏暗.

    作为对于周瑜平生自以为很是熟知的鲁肃,且也以互为知己为荣的他,自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周瑜居然就那么不胜不喜的给消失了踪迹,联想到从他到衡阳城以及随后一路上发生的种种,此时的鲁肃,却是有些懊悔,原来在他初到荆南,和周瑜交接了彼此手上的兵权之时,周瑜便已经有心给他以继任江东大都督的意味了.

    对于那个时候的变动,此时的鲁肃却是没有想到,周瑜会有这个心思,毕竟当时的情况之下,周瑜身患病重,不能够轻易下床理事,他却是有些当仁不让于前的意味,加之那个时候衡阳城中的十数万的江东兵马可以算的上是江东的生死存亡得以继续的赖以危机的兵力,故而这个时候的鲁肃,也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对于大军退路的安排上了,至于身边人的心理,一时之间,也就少了些关注之心.

    如此一来,面对着这个时候的情况,让鲁肃不由的有些懊恼自己的反映迟钝.鲁肃自是才智高绝,不过他的大局观却是江东第一,在这点上,即便是周瑜却也是承认的,不过如今的鲁肃,却是很是不想见到这班局面的发生,如今这样的局面下,江东本就不稳的基业,却又少了周瑜的支撑,如何能够继续下去.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孙权,对于此时的局面,他的心中当然也是极为不爽的,尽管在周瑜独掌江东军权的时候,孙权当然是忌惮质疑,都存于胸中,不过他平日里隐藏的也算是可以,并不为而人所知,不过在这一次的江夏之战以后,或许是他见不得自己的战败,却也不想让周瑜在他的面前有嘲弄与他的机会,对于荆南的江东大军,他的心中,却是多少有些尴尬之亿的,对于哪些关乎到江东生死的兵马,他当然是希望能够平安得饭会,好支撑这江东的局面,不至于清退,而对于周瑜,他却也在江东大军不能够在荆南有所建树的时候,心中有些轻松解脱的.

    虽然这样的心情,是有些对不起在荆南奋战厮杀,并为之江东大业奉献了生命的那些个勇士,不过,对于这一切,于孙权而言,哪些将士的败亡,却是在他的眼中,却也是应该的,毕竟为了江东的大业,损伤写将士乃是理所应当的,谁让,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要称王称帝,那终究是要在万千人的枯骨之上,才能够成就的伟业.

    当然那些兵士的败亡,对于江东的影响,孙权当然也是不可能不考虑的,故而他才在周瑜患病于衡阳,鲁肃为那些兵士求情的时候,让鲁肃领命去衡阳,将这些兵马给带回来.

    不过兵马自是带回来了大部,虽然这些兵马中的将军,对于周瑜的唯命是从,让孙权有些无奈,不过在得知了鲁肃在衡阳和周瑜的接触中,周瑜的表现,还是让孙权很是满意的,毕竟这些为周瑜之命是从的江东人马,也算是接受了鲁肃的调遣,这样的事情,自是让孙权觉得,周瑜还是让人放心的,如此的知情识趣,倒也难得.

    不过就在孙权这么想的时候,周瑜却是在建业城中停宿之后,便随即消失了.不仅如此,在大都督府中,周瑜连带着小乔,以及周瑜的两个儿子,也是一并消失不见了.

    对于这样的消息,孙权自是连忙的加以***,他却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世道周瑜的消失的.尽管说周瑜大军在荆南的战事中的表现并没有像他们最初制定的计划中那么的完美,也没有给江东将荆南之地给拿下,更且在荆南大地上损兵折将,可是毕竟这一切的征伐,周瑜却也已经是贡献了自己应尽的能力,而之所以不能够成功,却也只能说明如今的荆州与他们之间的实力上的差距,已经不是眼下的江东可以寄望的.

    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之下,周瑜还是在荆南为江东的脸面打下来衡阳,零陵等几多的城池,不为如此,也给了荆州人很多的伤亡,如此的情况之下,却不说周瑜的功劳,但就其中的苦劳,也是劳苦之极了.

    可是到如今,不仅没有见到江东之主的犒赏慰问之意,倒是先见到了周瑜的遁迹无踪,如何能够让哪些关注着孙权行事的人物不心生存疑.

    江东的实力,单就说道孙氏本身掌控的力量来说,这个时候在和哪些本地的世家大族相比之时,也就只能是略占上风,可是如今的情矿下,在江东的战力大损,荆州人眼看着已经是大兵压境,随时可能进攻江东的时候,让孙权如何还能够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中,把持的主.

    周瑜的消失,对于此时的孙权来说,不亚于平地一声雷,让这位在近些年的主政之时,觉得有些得意的江东之主,瞬间的清醒了过来,不过这个时候的他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当下的局面了,毕竟周瑜的行踪已经消失了.

    对于周瑜,这样的人物若是真得不想让他们找到的话,自然就不是这些本就不是和周瑜的智慧处于同一个层级的人物能够猜到他的行踪的.

    孙权自也是在这个时候,对于前端时间自己的表现,略有些不满,不过此时的他却是对于周瑜这个时候的举动更是不爽,毕竟他既然为江东之主,一切江东的人,财,物,自然也都是为他掌控的.毕竟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话,自然不是一句空话的.

    有了这样的心思,使得孙权这个时候对于周瑜的失踪,也就变得不再是惊慌,而是成了愤恨.即便是此时有鲁肃在一旁的劝解,让孙权令手下的兵士去寻找周瑜的行迹,好让江东的局面给维持下来,不然的话,江东的大势力,却是一旦可休的.

    可惜此时的孙权,对于鲁肃的话,多少也有些听不进去了,毕竟他如今还是有着手上数十万的兵力的,乱世之中,有病有权,自然也就可以拥有一番格局称雄的底气的.

    不过孙权的这样的表现,却是在鲁肃的眼中看的更是无可奈何.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